李秀成手握30万大军,为什么打不过3万的清军?

是什么原因让李秀成以多败少?
2025-04-24 04:41:5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李秀成之所以在自己拥有人数上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反而反胜而败,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当时湘军在对天京形成包围圈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李秀成,还没有来到天京,而是在浙江一带依旧在跟清军进行对抗,而这样给人的感觉显然就是他自认为江南才是自己的领地。

而洪秀全在知道了这样的情况下,在一天之内向李秀成发布了三道诏书让他赶紧回来增援自己,而李秀成这个人愣是拖了三个月才慢慢的回到南京,由此可见,在李秀成的眼光之中,他对于天京的局势认识是非常不足的,这也导致了这一站的失败!

而另一方面就是在军队方面,虽然说李秀成的太平军在兵力上面是非常的多的,但是当时的太平军久居在江南地区。可以说当人成功以后,他就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自负,不再像之前那么努力,而李秀成他在对待军队也是这个样子,在江南的他们可以说是整天只会喝酒享乐,无论是从士兵的士气上面还是士兵的质量方面来说,都可以说是大大的落后。

而这时,他们依旧保持着一颗散漫的心,不去愿意训练,可想而知再这样的情况下,当这样一支军队上到战场之后,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一般,毫无战斗之力,哪怕是说这只军队人数再多也只不过是为敌人添加更多白白的牺牲罢了。综合两方面来讲,李秀成的失败一在于他自身大局意识认识的不足,二在于自己士兵整体水平的低下!

回答2:

李秀成手握30万大军,打不过3万的清军,这是为啥呢?让小编我来给大伙唠一唠吧,李秀成他自己安于现状,不知道居安思危,那就等着别人来打你呗,再加上他信奉教会,太平天国这个等级式的阶级,内部制度不够完善,外部也不安宁,尽管三十万大军,但是内讧这种不团结一致的情况下很难打胜仗啊!

首先咱们要知道李秀成带领的兵都是农民起义时候的,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所以他们的战斗力肯定是比较弱,一到战场上都是一窝蜂,哪里会有纪律,人就是再多也无用,那清朝虽说比较腐败无能,但是军队至少都是严格的训练过,可以夸张的说一天训练都没有松懈过,从这一点上看,失败的原因显而易见了。

还有一点就是,洪秀全在占领南京后,一直都是坐享其成,乐不思蜀一般,虽然有北伐、西征等主动出击的军事行动,却皆因不够坚决和内部纷争而失败。虽然看似有了大本营的太平天国,但是逐渐过渡到了停滞不前,甚至是坐以待毙的窘境地步。再加上这个理想主义王国里面还有一些内部矛盾,这也是主要原因,一个国家的君主总是怀疑身边的人,那么始终都治理不好这个国家。

在太平天国稳定之后,竟然恢复旧制,尝试推广太监制度,在失败后又大规模地使用“女侍”,还披上了等级森严的教会制度,你觉得这种压迫下面有谁原因去忍受,不失败才怪呢。

回答3:

清军的装备精良,更是精锐,而李秀成的大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打不过也是正常。

回答4:

因为他的30万军队多数都是乌合之众。所以打败不过3万装备精良的正规军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