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分两大段
第一段(1):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2---15):吃花生,议花生。
第二段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请父亲也来品尝新花生。
第二层:全家谈论花生的好处,父亲的话是主要的。他用花生作比喻,教育孩子做有用的人。
之所以叫落花生是本文写的主题,作者通过落花生的形象,生动地赞美了劳动者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许地山生逢甲午战败中被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变乱时期,父亲当时率部奋力抵抗日侵,不敌而败,年幼的许地山却对这份国恨家仇感到了刻骨铭心的痛,之后随父亲迁居回大陆福建。
19岁时,家境拮据,许地山开始自谋生活。21岁那年由于家道贫苦,不得不赴离家甚远的缅甸仰光任教, 在仰光的三年时间里,远离亲人和故乡的许地山,经历了种种艰辛。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正在燕京大学读书的许地山写文章、开会、演讲,在示威游行中冲锋在前,不畏强幕,成为反帝反封建的先锋战士。1919年的“五四”时期,是“人的自觉”和“个性解放”的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落花生
全文分两大段,第二段是重点段
(1)种花生,收花生
(2---15)吃花生,议花生
全段分三层,
第一层: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请父亲也来品尝新花生。
第二层:全家谈论花生的好处,父亲的话是主要的。他用花生作比喻,教育孩子做有用的人。
落花生一文写了什么事?
父亲借花生的可贵,赞扬了那些不只追求外表美、不图虚荣,而能踏实肯干,愿意为人民多做贡献的人。
父亲要我们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不要只讲究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既要讲究外表美,又要做一个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l:种花生,收花生2:吃花生议花生,一共有两部分
1 2 ̄9 10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