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双向传动的齿轮来说,它的齿面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各属于什么循环特性?在做强度计算时应怎样考虑

2024-11-02 00:35:3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对于双向传动的齿轮来说,它的齿面接触应力是脉动循环应力;齿根弯曲应力属于对称循环应力。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任何齿轮传动,接触应力都是脉动循环应力。

对于补充问题:以1为主动轮时,1为脉动循环应力;2为对称循环应力;3为脉动;以2为主动轮时,都为脉动循环应力。

在较高的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会在接触表面的局部区域产生小块或小片金属剥落,形成麻点和凹坑,使零件运转噪声增大,振动加剧,温度升高,磨损加快,最后导致零件失效。因此设计这类零件时,必须考虑接触强度,包括接触静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

扩展资料:

两弹性物体接触时,最大接触切应力出现在接触点下方某一深度处与接触面成45°角的平面上。在该平面上的切应力分布,随表层向下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又随离表层距离增大而减小。

当两物体滚动接触时,切应力由最大值变到零,再由零到最大值,形成脉动循环应力,使物体产生接触疲劳破坏,其裂纹方向与接触表面成45°角。这种理论广泛应用在传统的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

当两圆柱体相接触时,其最大接触应力正比于所加载荷的二分之一次方;两球体相接触时,最大接触应力是所加载荷的三分之一次方,所以接触应力的增加与载荷的增加不成线性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接触应力

回答2:

齿面接触应力是脉动循环,齿根弯曲应力是对称循环。

在作弯曲强度计算时应将极限应力值乘以0.7。

在做强度计算时应考虑,当循环特性r=-1时为对称循环,其余各种情况统称为非对称循环,当r=0,这种非对称循环是脉动循环。

静应力可视为交变应力的特殊情况,非对称循环可以看做是静应力与对称循环的叠加。

扩展资料:

接触应力分析方法:

两弹性物体接触时,最大接触切应力出现在接触点下方某一深度处与接触面成45°角的平面上。在该平面上的切应力分布,随表层向下而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又随离表层距离增大而减小。

当两物体滚动接触时,切应力由最大值变到零,再由零到最大值,形成脉动循环应力,使物体产生接触疲劳破坏,其裂纹方向与接触表面成45°角。

这种理论广泛应用在传统的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中。在滚动轴承的接触疲劳计算中,认为裂纹源是由于在ZY平面内,一定深度处的切应力[zy]对称循环作用引起的。

[zy]的数值也随离表面的深度而变化接触疲劳裂纹主要在[zy]达到最大值处产生。然后裂纹平行于表面扩展直到局部表层突然断裂。

在机械设计中,可采用提高接触强度的措施来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例如,提高表面光洁度,在两滚动体接触表面间加润滑剂,用各种热处理工艺提高滚动体接触表面的硬度等。

当两圆柱体相接触时,其最大接触应力正比于所加载荷的二分之一次方;两球体相接触时,最大接触应力是所加载荷的三分之一次方,所以接触应力的增加与载荷的增加不成线性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齿轮

百度百科—弯曲强度

百度百科—接触应力

回答3:

对于双向传动的齿轮来说,它的齿面接触应力是脉动循环应力;齿根弯曲应力属于对称循环应力。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任何齿轮传动,接触应力都是脉动循环应力。

对于补充问题:以1为主动轮时,1为脉动循环应力;2为对称循环应力;3为脉动;以2为主动轮时,都为脉动循环应力。

在较高的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会在接触表面的局部区域产生小块或小片金属剥落,形成麻点和凹坑,使零件运转噪声增大,振动加剧,温度升高,磨损加快,最后导致零件失效。因此设计这类零件时,必须考虑接触强度,包括接触静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

扩展资料

物体表面的接触状况,按初始几何条件可分为点接触和线接触两类。施加载荷后,接触点或接触线实际上变成接触面(圆、椭圆、矩形或梯形)。

在计算接触面积时假设:

1、弹性体材料各向同性;

2、接触区域的应力不超过弹性极限;

3、接触面积比接触物体总表面积小得多;

4、压力垂直于物体的接触表面。根据上述假设,两个弹性物体接触面的普遍形式为一椭圆。最大压应力(即最大接触应力)发生在接触面的中心。

回答4:

对于双向传动的齿轮来说,它的齿面接触应力是脉动循环应力;
齿根弯曲应力属于对称循环应力。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任何齿轮传动,接触应力都是脉动循环应力。
对于补充问题:
以1为主动轮时,1为脉动循环应力;2为对称循环应力;3为脉动;
以2为主动轮时,都为脉动循环应力。

回答5:

都属于,脉动循环应力.......要是对称循环应力大小应取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