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缺勤应该在应纳税所得额里面扣除,也就是说2900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的。本身在个税软件中申报时就有缺勤这个扣除项目的。
请假扣除的底薪、扣除的工资,已扣除部门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所得税是对到手的工资、薪金所得、大部分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补助金除外)及公司所发的节日物品折合成等额货币额等合计收入进行征收。
计算方法: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扩展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9号)第八条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规定:合理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不需要。
请假扣除的底薪、扣除的工资,已扣除部门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所得税是对到手的工资、薪金所得、大部分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补助金除外)及公司所发的节日物品折合成等额货币额等合计收入进行征收。
计算方法: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扩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百度百科
请假扣除的底薪、扣除的工资,已扣除部门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所得税是对到手的工资、薪金所得、大部分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的补助金除外)及公司所发的节日物品折合成等额货币额等合计收入进行征收。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一般生活困难的补助免征个人所得税;发放给职工的供暖费补贴、防寒费、防暑费,实物如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等非货币性集体福利应该按市场价、购买价或者其他价格折合成等额的货币额,餐费,节日补助、已实现货币化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纳入工资总额管理,并计征个人所得税。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个人所得税,顾名思义是所得才交税。你扣除的工资,都没拿到手,怎么可能让你交税。
(4000+1000-100-2000)×0.15-125
会计错了,让他申请退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