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其两次出使西域。
一、首次出行:
时间: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
目的: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
作用:这次出使,虽然没有达到原来的目的,但对于西域的地理、物产、风俗习惯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二次出征:
时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目的: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
作用:出使西域后汉夷文化交往频繁,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
扩展资料
张骞所领导的由西南探辟新路线的活动,虽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对西南的开发是有很大贡献的。张骞派出的使者,已深入到当年庄乔所建的滇国。滇国又名滇越,因遇有战事将士们坐在大象上作战,故又叫“乘象国”。
使臣们了解到,在此以前,蜀的商人已经常带着货物去滇越贸易。同时还知道住在昆明一带的少数民族“无君长”,“善寇盗”。正是由于其阻挠,使得汉朝的使臣不得不停止前进。在此以前,西南各地的少数民族,对汉朝的情况几乎都不了解。
通过汉使者的解释和介绍,他们才了解到汉朝的强大。汉王朝从此也更注意加强同滇国、夜郎及其它部落的联系。至元鼎元年(前111年),汉王朝正式设置胖柯、越侥、沈黎、汶山、武都等五郡,以后又置益州、交趾等郡,基本上完成了对西南地区的开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骞出使西域
张骞
姓名字号:张骞,封博望侯
生 卒 年: ?~公元前114年
出 生 地:西汉汉中成固(今陕西成固)
特 长:外交
历史评价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发展了和中西亚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一生成就
公元前139年,张骞受武帝派遣,带着一百多个随从,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支,共同抗击匈奴。张骞一行从陇西出发,很快进入了河西走廊。但是,正当他们风尘仆仆地跋涉的时候,遇见了匈奴的骑兵。张骞等人全部被俘虏,押送到单于的王廷,被扣留了10年之久。
困居匈奴的10年里,他始终坚贞不屈,伺机逃跑。公元前129年,张骞终于趁匈奴监视放松之机,逃离了匈奴地区,继续向西进发。他们取道天山南麓的车师,经过焉耆、龟兹,翻过葱岭,到达了大宛。最后终于到达了大月支。公元前128年,张骞一行踏上了归途。不幸地再次被匈奴骑兵俘获,扣留了1年多。直到公元前126年,张骞等人才趁着内乱的时候,带着妻子和儿子,逃出了匈奴地区,回到了汉朝。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13年之久,虽然联络大月支夹击匈奴的使命没有完成,但是他却第一次开通西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并且访问了大宛、康居、大月支、大夏等地,了解了乌孙、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条支(即大食,今伊拉克)、身毒(今印度)等地的情况,为以后和这些地区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早在张骞访问大夏的时候,就看到了那里有我国巴蜀地区出产的蜀布和邛竹杖。张骞因此对身毒这个地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推测身毒距离我国西南的蜀地一定不会太远,而且从中原到大夏,除了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天山南北那条路之外,还可以通过身毒,再转道前往大夏。而且,这条路比起北方的那条路,更加安全近便。为此,公元前122年,在张骞的建议下,武帝决定寻求一条通过西南,转道身毒,前往西域的捷径。
张骞派出使者,分成几路,向西南进发。各路使者都只前进了一二千里,就遇见阻隔,被迫停止。其中南路的使者只到达了昆明,距离身毒还非常遥远。前往身毒的道路虽然没有打通,但是张骞的判断是准确的,确实有一条通过我国的四川、云南,穿越缅甸、印度,去往西亚的交通要道。汉朝连续派出了十几批使者,考察了西南地区,恢复了内地和西南的交通,加强了汉族和西南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这为后来汉朝经营开发西南地区奠定了基础。
张骞不仅是一个探险家和外交家,他还是一位英勇的将军,第一次出使西域之后,张骞因为熟悉匈奴的情况,就随军远征匈奴。他为汉军担任向导,指点行军路线,寻找水源和草地,为汉军的顺利进军屡次立下大功,武帝因此封他为博望侯。公元前121年,为了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武帝组织了第二次对匈奴的大规模战役。张骞和李广奉命从右北平出发,策应霍去病的军队。公元前119年的战争之后,匈奴主力被消灭,单于王廷被迫迁到大漠以北,汉朝的对匈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基本解除了,汉朝和西域之间的交通也基本畅通了。
对匈战争胜利之后,为了进一步发展汉朝和西域各族的友好关系,加强和中亚、西亚各国的联系,孤立打击匈奴在西域的残存势力,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大队人马,携带价值千万的金币丝绸和1万多头牛羊,前往乌孙。同时,张骞派部属分别前往大宛、康居、大月支、大夏、安息等地访问考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刚强坚毅的性格,诚恳开阔的胸怀,受到了各族人民的信任和爱戴。张骞死后,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都称为博望侯,他的封号竟然成了汉朝使者的美称,而汉朝使者也因此而受到西域人民的欢迎和信任。
张骞出使西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对我国的地理疆域的开拓,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他两次出使西域,不仅加深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之间的友谊,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交流,还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打通了经过我国的新疆地区,前往中亚和西亚以至于欧洲的交通要道,使汉朝和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正式建立了友好关系,互通有无,和睦交往。丝绸之路的开辟解开了东西交通的序幕,使东西方的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汉朝不断派出使者,前往西域以及中亚、西亚各国,而西方各国的使者和商队,也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到汉朝通商。中西商队使者相望于道,络绎不绝,甚至欧洲的商旅和使者也开始来到中国。
随着人员往来的增加,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中国的丝绸、铁器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各国。而养蚕、冶铁、制作漆器等先进技术以及桃、杏、梨等农产品也相继传到了波斯、印度等地。中原地区的井渠灌溉法也被西域各族人民广泛使用。西域各族还非常仰慕汉朝的文化,派遣很多贵族子弟到汉朝学习,汉族文化在西域各族广泛传播开来。西域各地的许多农产品,如葡萄、苜蓿、胡桃、芝麻、石榴、黄瓜、大蒜、胡萝卜、蚕豆等,也来到中原地区安家落户。西方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等,也对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西交流的伟大先驱张骞。
生活速写
张骞是汉中成固人,大约出生在汉文帝时期。到了武帝的时候,张骞开始在武帝身边担任郎官,也就是皇帝的侍从。汉武帝的时候,汉朝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已经进入全盛时期,积聚了足够的力量反击匈奴。武帝于是开始筹划对付匈奴的策略。一次,武帝从俘虏口中得知了一些有关大月支人的重要情报。大月支是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原先生活在甘肃西北。后来,匈奴单于击败了月支人,杀死了月支王,月支人被迫离开世代放牧的家园,长途跋涉迁徙到妫水流域。月支王一直想报杀父之仇,只是苦于没有援助,孤掌难鸣。武帝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决定立即派人去联络月支,夹击匈奴。于是,武帝张榜求贤,招募人才出使大月支。张骞就在这时挺身而出,毛遂自荐来担此重任。
传世佳句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
名人年谱
公元前139年,第一次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支,共同抗击匈奴。
公元前126年,回到了汉朝。
公元前119年,前往乌孙,第二次出使西域。
共两次。
第一次在公元前138年,第二次在公元前119年
张骞,他一共出使过两次西域,一次在公元前138年,一次在公元前119年
张骞一共出使西域两次,第一次是在公元前139年出发,第二次是在公元前117年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