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学家们对于日出日落太阳变大的现象会迷惑呢?

2024-11-20 01:29:5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孔夫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两小儿辨日的确是他感到迷惑。但有一点也是肯定的,孔子并不是科学家。

到了现代,科学发展突飞猛进,不要说科学家,即便我一个天文爱好者而言,解释这一现象也不是一个难题。

上面是一张著名的天文摄影的照片,月出西雅图。在艺术构图,色彩分布上非常精彩。除此之外也蕴含了许多天文知识,因此广为流传。楼主的问题,从中也能得到一定的参考。

这张图片能给我们什么信息?月球升起之时,月面的大小有没有变大呢?显而易见,没有。从天文学上也能得到明确的解释,月球的偏心率并不大,最近最远不过相差10%,并不会造成月球大小显著的变化。

既然不是月球实际大小的变化,那变化就是人类观察的结果。相信楼主并不知道,天文学表述距离的单位是角度单位。譬如牛郎织女的距离是34°,也就是牛郎星-观测者-织女星的张角是34°。

在天文版面上,经常看到如此描述,我看到了某某光点,一秒运动X厘米,求解释……有一些功力的网友都会如是回答,这样描述是不准确的。这说明什么问题,天体在日常生活中运行一个特定的角度,我们通常使用熟悉的距离(一臂的长度)与之对应。所以常常出现几厘米这样数量级的描述。这是高高挂在天空,没有地面参照时一个广泛的反应。

但是对于地平线附近的天体,有着地面的景物可以作为参照呢?自然而然,本能会让我们以地面的景物作为衡量的标尺。然而远处的建筑,数目的距离远远超过一臂的长度。于是乎,地面上大小相同的原谅,被肉眼加工的更大。

在天文学而言,初升初落的日月看来更大是一个伪命题。并且在心理和生物上,是一个有趣但早已被释疑的话题。所说的“科学家们”为此迷惑,只不过是一些人的主观想象而已。

回答2:

现在还有人会对此感到迷惑吗?只是一个简单的大气折射的问题。古人迷惑过吧。

回答3:

百度里搜搜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