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对于“网红”刮起的社会效应,我是比较担忧的。在我的内心,“网红”这个词贬义的成分比较多。
到底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况下催生了网红?我觉得网红最开始就是一群内心空虚的人在网络上求关注求乐子,到后来有一些比较有背景有故事的人参与到其中,网红才逐渐演变成为现在让人津津乐道的对象。像赵本山的女儿也在网红的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还有王思聪、傅园惠等等。
网红势力往往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成名快得在一夜之间席卷中国大江南北。所以网红的出现其实也会催生舆论和一些社会心理。比如说,我们每每诞生一个网红,都少不了外界的骂声和批评,为什么?就是因为网红在民众的眼里有一种固定的印象,炫富秀身材晒颜值卖萌的都有,方式有无限种可能,甚至有让人看得心惊肉跳的。可能就是因为有这么些不好的范例,让人们的心理对网红抱着一种成见,而且像一些炫富炫车的,不是摆明让贫富分化的中国人心理更加不平衡吗?有时候真的不要怪别人“仇富”,是那些富人手里拿着钱心却不安分。
而在戴着有色眼镜之下,网红根值在人们内心的观念不会那么容易改变,那网红所催生出来的商业和职业那还能得到多大的认可?我们不可否认,网红文化是一种潮流,更是快速消费的文化现象,这样的商品(无论人或者物)往往伴随的是一种浮躁急于受到认可的心态。那还能出好东西吗?
我在意识到网红已经进入一种商业模式是在看了《合伙中国人》,我看到过好几个以打造网红并以此来作为某些商业获益行为的融资者,他们也带来了自己亲手打造的网红,但是说实话颜值和各方面的素质也并不怎么高,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熊晓鸽也直白指出这一点。于此同时,我也在想,网红带来的东西就是这等水平而已了吗?这真的是社会喜闻乐见的东西?
我真的怕,网红一旦插足商业和职业,它所产生的负面社会价值和心理影响会远远高于他的商业价值。我们可能可以稍微地想象一下网红遍布的社会,那是何等的“浮夸”。这不应该是中国要去鼓励和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