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寒食节美食有保健的功效?

2024-11-15 21:23: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古代,清明这一天有吃“饧大麦粥”的习惯。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寒食“禁火三日,饧大麦粥”。此粥的做法是,先将大麦磨成麦浆,煮熟,再将捣碎的杏仁拌入,冷却后切成块状,吃时在上面浇上饴粮即可。这是有记载的最早的清明节食品。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也介绍了一种清明节冷食,叫作“寒具”,其实这是一种甜面饼。“以蜜调水溲面,若无蜜,取枣煮汁。牛羊膏脂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脆美。”这也是一种冷食,吃起来香甜酥脆。

东晋陆翙在《邺中记》记载并州之俗,说道:

冬至后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三日作干粥,中国以为寒食。

南北朝梁朝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记录古代楚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中也记载:

孙楚祭介之推云:“饧一盘,醴酪两盂。今寒食有杏酪,麦粥,即其类也。

按南北朝时期农业科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讲,煮醴酪即为麦粥。

另据唐玄宗时期学者丘悦编写的史书《三国典略》记载,邺城人李岳为门客说服,用本钱广收大麦,用车运往晋阳,以求寒食节在晋阳一带卖高价。

由于路途耽误,结果车到晋阳已是清明节令,无奈又载回邺城。

按曹操《明罚令》,晋阳一带士民冬至后很长时间皆绝火寒食,李岳的运大麦车清明节方到,自然耽误了时机。这则故事还说明,晋阳人寒食节有用大麦煮麦粥、食麦粥的习俗。

到了五代,除了一般的冷食粥饼以外,还加上了制作“艺术”鸡蛋的习俗。清明节“艺术”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就是在蛋壳上染上各种颜色,只不过颜色不同而已。

另一种则是“雕蛋”,在蛋壳上雕刻成画,这需要高超的技术,这种蛋仅供赏玩。

明代陈继儒的《珍珠船》也记载在南朝时:

梁武帝寒食赐麦粥。

粥也称糜,是一种把稻米、小米或玉米等粮食煮成的稠糊的食物。依照元代医家学罗天益在《宝鉴》一书中记载:粳米、粟米做成的粥,气味淡薄,阳中带阴,所以清淡舒畅,能利小便。

古人都极力称赞粥的养生保健功效,在长寿之乡,许多老人就是通过坚持早晚喝粥,治好了胃痛、失眠和便秘的毛病。这就是五谷都能治病的原理。吃粥既节省时间,味道又美,喝完粥后睡一觉,妙不可言,人们都称粥有很大的益处。寒食粥品类繁多,洛阳人家亦有食桃花粥和梅花粥的习俗。具体做法是,收取落花瓣,洗净后用水煮粥,候粥熟,再将花瓣下锅,一滚即起食。

此外,还有一种冬凌粥,其为寒食节的高档食品,普通人家很难享用。旧时有商家,每逢节日专卖这一名食,寒食节专卖食品,必少不了冬凌粥。当时,朝有掌饮膳酒礼的食官,律法规定:凡是元旦、寒食和冬至,都要专门供送食品给六品以上的朝官。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都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古时叫寒具,是一种用糯粉和面扭成环的油炸面食品,味道香脆精美,口感极佳。

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详细记载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寒具的制作方法。

“馓子”历代又有“粔籹”“细环饼”“捻头”等名称。是用水和面,搓成细条,扭结为环钏形状,油炸而成。因其酥脆香甜,逐渐成为我国人民的日常点心。

在安徽,每逢节日,则以“馓子”祭祖并互相馈赠。回族、东乡族也做馓子,配料、方法和汉族不尽相同。后来,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细,多以米面为主料。

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对于寒具,通常的解释是,古人过寒食,一天早晚不动烟火,只能吃冷食,而吃冷食对人的肠胃又没好处,又不如油炸食品容易储藏,且不伤肠胃,于是,人们便提前炸好一些环状面食,作为寒食期间的快餐。

既是寒食节所具,就被叫作“寒具”了。这类解释未必可靠,但是暂时还没有更可靠的解释。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讲到寒具,说明寒具在两晋就已是一种流行食品。

我国民间比较著名的馓子包括:衡水馓子、济宁馓子、徐州馓子、淮安茶馓、回乡馓子、麻衣馓子等。

在西北地区的人们都有吃馓子的习惯,叫回乡馓子。一般情况下,这里汉族选在腊月底制作回乡馓子,过年时招待客人,在正餐前食用。而回族、撒拉族等一些少数民族的群众,在每年欢度传统的古尔邦节、尔德节、圣纪节,以及婚丧大事中,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食品。

麻衣馓子色泽黄亮,香脆味甘。过春节,有的汉族人家也请少数民族邻里巧手帮做油馓子,用以招待兄弟民族客人,可见油馓子亦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名点美食了。

馓子最常见的吃法,是用烙馍卷之。烙馍既不同于北方的单饼,也不同于很多地方都有的煎饼。烙馍作为一种徐州特有的面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