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把儒家说成儒教?

2024-11-13 10:05:2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儒教的问题是目前儒学研究领域争论特别激烈的议题。儒家之道一直重教化,所以,“教”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是教化的意思,譬如我们说“神道设教”“修道之谓教”,都是教化的意思。为什么最初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用“教”来给自己命名,我认为这是佛教要突出其教化功能,而显示其与儒教的相似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道教比较多的称儒家为“儒教”,都是因为要强调一致性。

但是,在西方的宗教传入以后,像儒教这样的依赖社会和政治组织来进行教化的学说能不能称为宗教,就成了很大的问题。因为儒教并不强调“彼岸”,也没有宗教的仪式和宗教的组织,所以很多人说它不是宗教。现在我们习惯性地称儒释道三教合流,不过,儒教概念的复杂性恰好在这里:当“教”不是作为教化,而是作为一个宗教概念的时候,其内在的特性发生了变化。发生在明代末年和清代初期的“礼仪之争”,就是耶稣会和罗马教廷对于如何定性儒家的“礼仪”的“宗教”属性产生了争论。也就是说,如果将敬天法祖作为一种宗教信仰,那么中国人如果要信仰天主教就必须拒绝祖宗崇拜这样违背天主教教义的活动。如果只是将祭拜祖宗的活动看作是一种礼仪和习俗,那么便可以共存。遗憾的是,罗马教廷最终是将敬天法祖看作是宗教活动,这样导致了儒教和天主教之间的冲突。

我们现在大致将“儒教”作为“儒家”的另外一个称呼,当我们日常用这个词的时候,也并不会仔细地做概念分析。只有在我们去研究的时候,才会发现这里面包含了极其复杂的内容,亦有极其复杂的历史演变。有意思的是,晚清民初时期,康有为在试图用宗教化的模式来改造儒家的时候,就不愿意用“儒教”的概念,而是采用了“孔教”的概念。民国时候中国人管基督教叫耶教,耶教就是关于耶稣的宗教。儒教是孔子创立的,于是叫作孔教。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我认为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他认为儒教不是宗教,他要建立的孔教是有一套仪式,一套规范,有建制。而且陈焕章还努力要将孔教国教化,针对这个问题,不仅引发了别的宗教的批评,也导致了儒家内部的争论。

我个人的意见是,这个问题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思考。首先,儒家思想在传统的形态上,它能不能称之为宗教?其次,如果是,那么这样的宗教与别的宗教的差别在哪里?作为宗教的儒家与作为哲学的儒家的差别何在?第三:如果传统的儒家不是宗教,那么在目前的情势下,能否将其发展为一种“宗教”。即使,康有为和陈焕章的孔教计划失败了,是否意味着孔教并没有发展的可能?第四,是否可以借鉴东南亚的经验,儒家的观念渗透到其他民间宗教中,从而使儒家的价值得以保存和传播。

五四运动之后的新儒家都十分关注儒家与宗教的关系。比如梁漱溟曾经提出中国人是以伦理代宗教。牟宗三提出过建立人文教的主张。而更多的人则是从宗教性的维度来理解儒家。即使到今天,儒教在未来儒家发展中的可能性,依然是大陆儒家学者最为关注的问题。

回答2:

我认为这是佛教要突出其教化功能,而显示其与儒教的相似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道教比较多的称儒家为“儒教”,都是因为要强调一致性。

回答3:

在西方的宗教传入以后,像儒教这样的依赖社会和政治组织来进行教化的学说能不能称为宗教,就成了很大的问题。

回答4:

因为我们现在会将“儒教”作为“儒家”的另外一个称呼,当我们日常用这个词的时候,也并不会仔细地做概念分析。

回答5:

因为儒家有教化人的功能,很受人追捧,而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道教比较多的称儒家为“儒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