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是道家先成,是思想上的完善,道教是继道家之后,成立教团的,所以称道教,后来的道教可以称道家,成立教团前的道家不能被称为道教,如同你可以说孩子像父母,不能说父母像孩子一样。联系就是道教是继道家思想上的完善后,形成更加规范和团结的教团,是上下相承的。
很多人把道教和道家分开说,我就呵呵了,是洋爹爹给他们多少好处了,让他们抛弃中华的思想,去用西方分裂的思想。
不能说因为爷爷会种田,没上过学,就说父亲也只是个种田汉,就说子孙后代全是种田汉,出了读书人就不认祖归宗吧。道教的源头就是道家,又吸收了各类方术等,儿孙有成就,就不认种田的祖宗才是最不耻的,道教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发展的,自然是上下相承的,分割开来就如同说这孩子会的和父母不一样,铁定不能说是一家的。
道教是始于黄帝,集于老子,兴于张道陵天师的
道家和道教的区别就在于了道家是先秦的思想。道教是在道家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家的思想是由老子提出。并且由庄子继承我们说老庄思想。其实最早提出道家思想的人应该是黄帝,我们有说黄老思想。但毕竟黄帝的时代太过遥远,所以就说老庄思想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就是道家的一个代表。而道教是秉承了老子道家思想而创立的一个宗教,他的创立者是张道陵先师。道教毕竟是宗教,所以它有很多宗教的意思,道家思想它是一种思想,是一种对于宇宙人生的一个哲学思想,一个诸子百家的学术流派。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区别,而他们的联系就是道教是根据道家思想创立起来的宗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管信不信道教,绝大多数人也听过这一句话。这是《道德经》的第一句,是道教的“入门读物”,其作者是道家创始人老子。
许多人分不清道家和道教,二者之间是继承与被继承的关系。显然,二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道家的一些思想并不是老子首创,在他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道学思想。这些思想统统与道有关,却不成体系。老子在前人的思想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这些零散的、杂乱的理论系统化、规范化。
从而开创了一个学术流派——道家,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儒家主张“仁政”、墨家主张“简爱”、“非攻”,法家主张“法制”和“霸道”。和这些流派一样,道家也有自己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学派,创始人是老子,主要思想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会相互转化。
道教是东汉时张陵等创立的一种宗教组织,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炼制丹药。尊老子为太山老君。
佛、道同源,佛、道一家,同样都是普度众生出离六道轮回,修成正果。所不同的是,修行方式略有不同。简单来说,道教讲的是性(众生的本性)、命双修。佛教讲的是修性不修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