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全文概述鲁迅对范爱农的认识和评价过程,并说说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2025-04-02 05:34:1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起初,认为范爱农是个胆小、冷漠、对师长无情,与人背道而驰的人;后来认为他是个爱憎分明、工作勤奋、为人正直的人。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作品简介:
《范爱农》,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于1926年11月18日创作。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回答2:

认识过程):
  一、同乡会争执,初识爱农,表现他的冷静、深刻。
  二、酒楼叙旧。表现爱农找不到革命之路的苦闷。
  三、报馆案风波,革命令人失望,爱农陷入更凄苦的境地。
  四、爱农之死
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用平凡又朴素的语言,记叙了他曾经在茶馆认识范爱农的事,先抒发自己对他的憎恶,为后文写对他的亲切友善作铺垫。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十分到位,朴素却又不失精练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 鲁迅 先生对死国难者的同学们的一种同情,一种责任。  

在众多文章中,《范爱农》一文给我印象最深。在鲁迅的笔下,范爱农是个有着倔强脾气,有个性,正直、壮志未酬的人。同时也读出了鲁迅对其深深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