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教学中怎样优化课堂

2025-04-23 13:07:0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实现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能获得具体进步或发展,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的。如何在美术课中实现有效教学呢?
  一、课堂气氛和谐民主是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一种心理背景,是教学的软环境。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反,消极的课堂气氛则会降低学习效率。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实现教学相长。所以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能使师生智力活动处于高峰状态,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前提。
  二、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是重要途径
  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
  1、点燃激情、启动思维
  面对一幅画作,如何能迅速燃起学生的激情,是许多老师常遇到的困惑。教师如果千篇一律从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美因素去分析,显然他们是不太愿意听的。教师应从美术作品相关的“情节”入手,即介绍有关作品的趣闻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二十年后的学校》一课时,我并不急于说该怎样画,而是让学生大胆讨论,充分展开讨论展开想象,有的说学校会建在地下,有宽敞的操场和教室,有机器人在指挥,还有的说会在天上有一座通往天上的桥等等,真是五花八门丰富极了。使学生心中对未来的学校充满向往,这样学生笔下就已经胸有成竹,充满激情了。在我简短的叙述后,学生开始关注起这幅画来。画面效果也特别好。所以说好的导赏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
  2、把握教材、突出美点
  美术课堂的教学设计,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基础。我们要从课堂教学的导入、新授、实践、作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整个教学设计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设计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等,使师生能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而收到最佳的课堂效果。如在《陶艺创作》一课中,我们就可以把泥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创作,从中体会创作的乐趣。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如利用多媒体短片,先播放陶艺发展的历史,以及各个不同时期各种陶艺造型、艺术作品,以此来拓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艺术的渲染中打开思路,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我们也可以亲自带领学生到陶吧体验,让学生身临其境,其乐无穷。

  我们知道每件美术作品都有它最突出的美点,有的侧重于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侧重于色彩的美丽和谐;对作品哪些做重点分析、讲解,要做到心中有数。
  3.多元教学,素质教育
  课堂是一个社会群体,许多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习惯,他们对社会的理解观察的角度都不同。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点,整个班级就是一个面,而师生交流就像一条线,这是一个完整的立体空间。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书本表面,单一地传授课本内容,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多种素养,做一名学生爱戴的、拥有渊博知识的教师,使自己能够从多种思维的角度出发,应对美术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还比如在上《陶艺创作》中,有的学生制作了一只脚和一只手,一个博学多才、思维敏捷的教师就能启发学生将此命名为“手足情深”;而一个花篮、几个汤圆,又可以引申为“团团圆圆”。几句话,几个词,一堂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就应运而生了。可见,教师多元化的素养在美术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师生合作、共创和谐
  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是教师灵活机智的再创造。解放学生的头脑,启发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解放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动起来;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说起来。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三年级《变废为宝》一课时,我从家里找了硬纸盒、白色泡沫板、易拉罐、饮料瓶等,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研究,一起动手制作,遇到问题时大家一起解决。学生完全是课堂的主体,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师生合作完成了一幅幅作品。这种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的过程达到了师生互动新教学理念和目标。恰当、灵活的教学方法也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关键。教师应根据美术课课型特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有审美性、趣味性、直观性,要富有启发性,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参与,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因此,美术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教师有怎样的学科教育观念,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准,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是教师灵活机智的再创造。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还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地开发、改革和创新,在特色上下功夫。由此来培养学生主动想、说、动、创的能力,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将成为一名美术教师独有的教学特色。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赋予我们美术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事业也是在不断摸索中进步的,课堂教学模式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应关注教学主客体的个性差异。加强学习,突破羁绊,优化有效的美术课堂教学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自己改改吧

回答2:

幽默语言,师生互动,把学生讲笑了总比讲睡了好

回答3:

教学题目趣味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理论形象化
教学语言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