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要求不高,学生实验用的显微镜就可以看到.
需要一套用于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设备,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等等...
取适量酸奶滴在载玻片上,盖上载玻片...制作好临时装片后:
显微镜使用方法
低倍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放置:显微镜平时存放在柜或箱中,用时从柜中取出,右手紧握镜臂,左一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实验台上,镜座后端距桌边1-2寸为宜,便于坐着操作。
2、对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动旋转器(切忌手持物镜移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的通光孔(当转动听到碰叩声时,说明物镜光轴已对准镜筒中心)。打开光圈,上升集光器,并将反光镜转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睁开),同时调节反光镜方向,直到视野内的光线均匀明亮为止。
3、放置玻片标本:取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一定使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弹簧夹夹住,然后旋转推片器螺旋,将所要观察的部位调到通光孔的正中。
4、调节焦距:以左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地上升至物镜距标本片约5毫米处,应注意在上升镜台时,切勿在目镜上观察。一定要从右侧看着镜台上升,以免上升过多,造成镜头或标本片的损坏。然后,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左手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缓慢下降,直到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象为止。
如果物象不在视野中心,可调节推片器将其调到中心(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视野物象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视野内的亮度不合适,可通过升降集光器的位置或开闭光圈的大小来调节,如果在调节焦距时,镜台下降已超过工作距离(>5.40mm)而未见到物象,说明此次操作失败,则应重新操作,切不可心急而盲目地上升镜台。
高倍镜的使用方法
1、选好目标: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象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转动转换器,调换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应重新操作。
3、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将细调节器的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调节器!)
如果视野的亮度不合适,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调节,如果需要更换玻片标本时,必须顺时针(切勿转错方向)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标本。
想让像变大就要使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像变小则相反
乳酸杆菌为无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挑去菌株涂片固定菌落,用结晶紫初染1min,自来水冲洗后用碘液复染1min,水洗并用滤纸吸去水分,用95%酒精数滴脱色30s,水洗,再用番红液染色10s水洗干燥。
自己配点药品按步骤染色就行,染出结果是紫色的
酸奶中的益生菌是乳酸杆菌,你要先将酸奶中的菌接种到培养基上,然后等其长成菌落再把菌落染色,才能在显微镜下看到,你需要100倍的普通光学显微镜,是油镜。
楼上说的真是开完笑,不染色怎么可能看到。不要自己乱猜就和别人说
乳酸杆菌是细菌,大小用nm衡量,只能用100倍的油镜才能看到,不知道楼主能没有条件培养细菌,有没有条件接种,染色,还有一系列操作,哪步错了都是不行的,油镜还需要松柏油和二甲笨,不知道你有没有,我想你还是弄个显微镜让小朋友观察植物细胞吧,那个看着容易多,弄个细菌让他们看,就算你成功,他们看的都是小黑条,感觉没意思,不领情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