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礼
在见面礼节当中,我们平时见得最多的就是握手礼。握手看来很简单,只是两个人伸出手握一下。其实不然,握手也有很多礼仪讲究。要握得好,真诚实意,恰到好处,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友善、恳切、理解、原谅等用意,所谓“冰释前嫌”、“握手言欢”都表现在两手握在一起的那一瞬间。成功的握手在彼此情感交流中的作用与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握手在见面、告别等很多场合都需要使用。从礼仪的角度需要注意的是握手时的位置、用力的轻重、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用目光注视等,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态度。对方是热情还是冷淡,是谦恭还是傲慢,是自信还是自卑,是真心实意还是敷衍了事,有时从与对方握手的一瞬间就可以感到。所以,握手时的一些礼仪规定还是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19世纪美国著名盲聋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段话,生动描述了握手带给人的独特感觉:“握手,无言胜有言。有的人拒人千里,握着冷冰冰的手指,就像和凛冽的北风握手。有些人的手却充满阳光,握住使你感到温暖。”
握手的标准做法
(1)要面带微笑,上身稍向前倾,头微低,距离和你握手对象约一步远,两脚并拢,伸出右手,双目注视对方;
(2)一般来说,长辈、上级、女士、主人要先伸手,晚辈、下级、男士、客人要先问候,待对方伸出手后再握;同级同辈见面时,双方伸手不分先后;
(3)以手指稍用力握对方手掌,力度适中,三五秒钟即可;久别重逢的朋友、熟人、老用户握手力度可大一些,时间也长一些,还可以同时伸出左手去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背,两手做紧握状。
目前社会上流传一种说法,说女士和异性握手时只能伸出手指部分,这是不对的。女士只伸出手指让对方握,是宫廷贵族生活的遗风,早已被摒弃了。更大的误解是现在有不少男士和女士握手,可能怕被对方怀疑自己热情过分,所以也是只伸出手指,并不用力,给人一种敷衍甚至轻蔑的感觉,本想尊重女士,未料适得其反。
握手时心态要平和。如果男女之间无论是商务、社交还是涉外活动,如果从握手开始就使对方有不平等感,那么接下去的交流也不会好到哪儿去。所以,真诚的握手是见面礼仪中重要的第一步。
温馨提示
握手的禁忌:
◎和人握手时要注意力集中,不要一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的样子,这是对受礼者最大的不敬。注意握手的先后顺序,如果你是以晚辈、下级、男士或者客人的身份出现,就不要主动上前和人家握手。握手要掌握时间和力度,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要太用力;特别是当男士与女士握手时,用力更要轻一些,时间更要短一些,切忌握住不放。
◎女士如果不打算与向自己首先问候的人握手,可欠身致意,或点头微笑即可,但不能面色冷淡,置之不理,或扭身而去。不要用湿手或脏手与人握手;握手前要脱帽和摘手套,如实在来不及脱手套,或正在工作环境下来不及洗手,要向对方表示歉意。正常情况下,不要坐着与人握手。不要几个竞相交叉握手,或者跨门槛握手。与数人相见,握手时间应大体相等,不要给人以厚此薄彼的感觉。
在正式场合与他人握手时,有五条禁忌应当避免:
(1)用左手与人握手。
握手宜用右手,以左手握手被普遍认为是失礼之举。
(2)戴手套与人握手。
握手前务必要脱下手套。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才是允许的。
(3)戴墨镜与人握手。
在握手时一定要提前摘下墨镜,不然就有防人之嫌。
(4)用双手与人握手。
用双手与人相握,只有在熟人之间才适用。与初识之人握手,尤其当对方是一位异性时,两手紧握对方的一只手,是很不妥的。
(5)以脏手与人握手。
在一般情况下,与人相握的手理应干净。以脏手、病手与人相握,都是不应当的。
拱手礼
拱手礼也叫做揖礼,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礼节,这个礼既能表达对对方的感谢和尊敬,也有着浓浓的中国特色和人情味儿。
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中国人讲究以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来表现出“敬”,而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肉体亲近。这种距离不仅散发着典雅气息,而且也比较符合现代卫生要求。所以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文化更深更广地走向世界,有很多外国朋友也开始流行中国的拱手礼。比如著名演员葛优就曾说,他曾有幸和马龙·白兰度一道用餐,当时这位国际巨星一见面就冲他先行了个拱手礼。2004年10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中国,在上海同济大学演讲结束后,他用中国传统的拱手礼向师生告别,此举博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拱手作揖是古代中国人建立的自己独特的行礼方式。一般认为,中西方拱手与握手两种行礼的含义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抱拳拱手有双方保持距离的意思。虽然当代中国人已经普遍接受了西方的握手礼,但是在今天的社交公关场合,拱手礼又在悄然复苏。
温馨提示
拱手的动作要领:
◎有些人觉得拱手作揖很简单,两手一拱就完成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其基本动作要领是右手半握拳,然后用左手在胸前扶住右手,在双目注视对方的同时,相拱的手向着对方轻轻前后来回摇动。有时为了向对方表示尊敬,还可将双手向上抬,达到与额同高。千万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左手扶抱右手,而不能相反,否则会招致完全相反的效果。
鞠躬礼
想一下,一提到日本人的礼节特点,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没错,就是他们逢人就鞠躬的习惯。鞠躬已经成为了日本民众的标准礼节,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日本的国粹。
实际上鞠躬这种礼节在世界各地都很盛行,只不过在日本最为盛行而已。中国人及东方人多行鞠躬礼,欧美人士较少采用。不同的场合和对不同的人鞠躬的标准和先后也有不同。比如在严肃正式的场合一定要用标准的鞠躬礼,且身份分明。晚辈要向前辈先行礼、下级先于上级、女子先于男子等等。
鞠躬礼是人们在生活中对别人表示恭敬的一种礼节,既适用于庄严肃穆、喜庆欢乐的仪式,也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在普通的社交场合,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表演者对观众等都可行鞠躬礼。领奖人上台领奖时,向授奖者及全体与会者鞠躬行礼;演员谢幕时,对观众的掌声常以鞠躬致谢;演讲者也用鞠躬来表示对听众的敬意。
行鞠躬礼时,须脱帽,呈立正姿势,脸带笑容,目视受礼者。男士双手自然下垂,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女士的双手下垂搭放在腹前。然后上身前倾弯腰,下弯的幅度可根据施礼对象和场合决定鞠躬的度数,一般45度,而90度大鞠躬常用于特殊情况。
鞠躬礼在东亚一些国家较为盛行,如日本、朝鲜等。所以,在接待这些国家的外宾时,可以鞠躬礼致意。行鞠躬礼一般有三项礼仪准则:
(1)受鞠躬应还以鞠躬礼;
(2)地位较低的人要先鞠躬;
(3)地位较低的人鞠躬要相对深一些。
行鞠躬礼时需先立正,眼睛注视受礼者,然后身体上身倾斜45度,眼睛注视地面或受礼者的脚尘,礼毕后再恢复立正的姿势。
温馨提示
鞠躬的度数与对象:
◎15度:面对平辈、同事等行使的礼节。
◎30度:面对主管、长辈、宾客等行使的礼节。
◎45度:致最高的谢意或歉意等行使的礼节,此时可配合实际,于30度至45度做增减。
◎90度:是多礼的日本人于日常生活相见时所行使的礼节。不过.90度欠身的鞠躬礼随着时代的变迁,自然风气的盛行,在日本近年来已变成行45度的鞠躬礼了。
其他国家鞠躬的习惯
鞠躬礼真正起源于中国,由敛身演变而来。古时,鞠躬礼是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的一种礼节。行礼时需脱帽,取立正姿势,身体向前倾斜15度左右。大礼行三鞠躬,一般只行一鞠躬。不过,在现代中国,这种礼节已在日常生活中不多见,只是在学校,或在喜庆、纪念、丧葬活动中使用。
在马来西亚,见面时,男子一般是一面举起右手放在胸前,一面深鞠躬;女子一般是先双腿稍微弯曲,然后鞠躬。
朝鲜人见面时也行鞠躬礼,不过,男人既可鞠躬,也可握手,而妇女一般只鞠躬。
在新加坡,人们见面时通常握手问候,但对东方人则轻轻鞠一躬。
泰国人非常重视老幼尊卑,人们见面时,位卑者或年幼者常要向位尊者或年长者行卑躬屈膝礼,甚至是手足着地,双膝跪地进行。这种礼节来源于他们重视头部、轻视双脚的观念。一般说来,晚辈与长辈见面时,晚辈必须躬着身子通过。如有长辈在座,晚辈必须坐、跪或蹲在地上,以示尊敬。不管是躬身而过、四肢着地,还是蹲跪地下,其目的都是为了避免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高于长辈的头部,从而表达对长辈的尊重之意。
在缅甸,见面礼节十分复杂。一般说来,晚辈从长辈面前过,要躬身低首轻轻走过;不能奔跑,更忌昂首挺胸大摇大摆地走。长辈通过晚辈面前,或走进晚辈坐着的屋里,晚辈要马上站起来,躬身站立,以示尊敬。晚辈找长辈商量事情时,晚辈不能太靠近长辈,必须保持一定距离,双脚站定,双手下垂,微微躬身低首,目视长辈,听从长辈训导。谈完话后,晚辈要躬身施礼,后退两步再转身离去。
在欧美,过去人们见面时盛行脱帽鞠躬,以示尊敬,右手握着帽顶中央将帽取下,左手垂直,立正姿势,双目注视对方,身体朝前倾斜约15度,然后恢复原来姿势。不过,这种脱帽鞠躬礼现在已完全被握手礼、接吻礼和拥抱礼所取代。
非洲人在相互见面时,先是都谦恭地鞠躬,然后一起鼓掌,并说些令人愉快的相互祝福的话语进行问好。拥抱礼
拥抱礼是流行于欧美的一种礼节,通常与接吻礼同时进行,要做到使整个身体保持端庄、优雅。
拥抱礼行礼方法是: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向上,左臂向下;右手挟对方左后肩,左手挟对方右后腰。双方头部及上身均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再向右拥抱,最后再次向左拥抱,礼毕。有的还要脸与头左右各贴近一次,有的还要轻轻拍拍对方的肩膀,表示更亲切。
温馨提示
◎拥抱礼只在世界上的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并不流行这种礼节,所以我们在使用拥抱礼的时候,事先一定要清楚当地的习俗,尤其是异性之间,不合时宜的拥抱礼甚至可能被认为是轻浮的表现。在我国一般也不提倡使用拥抱礼节。
亲吻礼
亲吻礼,也是现今社会一种常见礼节,源于古代。如今人们常用亲吻礼来表达爱情、友情、尊敬或爱护。据说它产生于婴儿与母亲间的嘴舌相昵,也有人说它产生于史前人类互舔脸部来吃盐的习俗。据文字记载,在公元前,罗马与印度已流行有公开的亲吻礼。有人认为,古罗马人爱嚼香料,行亲吻礼足以传口中芳香。也有人说,古人用亲吻时努唇的形状来表示爱情的心形。
世界上第一个公开行亲吻礼的国家是法国,后在许多国家及地区的上流社会日渐流行。行此礼时,往往与拥抱礼一同使用。不同身份的人,相互亲吻的部位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夫妻、恋人或情人之间,宜吻唇;长辈与晚辈之间,宜吻脸或额;平辈之间,宜贴面。在公开场合,关系亲密的女子之间可吻脸,男女之间可贴面,晚辈对尊长可吻额,男子对尊贵的女子可吻其手指或手背。非洲某些部族的居民,常以亲吻酋长的脚或酋长走过的地方为荣。在古罗马与古波斯等国,同阶层的人可以吻唇,不同阶层的人只能吻面。
西方现代的亲吻礼,在欧美许多国家广为盛行。美国人尤其爱行此礼,法国人不仅在男女间,在男子间也多行此礼。法国男子亲吻时,常常行两次,即左右脸颊各吻一次。比利时人的亲吻比较热烈,往往反复多次。
如今在许多国家的迎宾场合,宾主往往以握手、拥抱、左右吻面或贴面的连动性礼节,以示敬意。
合十礼
行合十礼时,一般是两掌相合,十指伸直,举至胸前,身子略下躬,头微微下低,口念“萨瓦蒂”。“萨瓦蒂”系梵语,原意为“如意”。合十礼流行于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尼泊尔等佛教国家,是见面时的相互拜礼。此拜礼源自古印度,最初仅为佛教徒之间的拜礼,后来逐渐发展成全民性的见面礼。
遇到不同身份的人,行此礼的姿势也就略有不同。比如,晚辈遇见长辈行礼时,要双手高举至前额,两掌相合后再举至脸部,两拇指靠近鼻尖。男行礼人的头要微低,女行礼人除了头微低外,还需要右脚向前跨一步,身体略躬。长辈还礼时,只需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即可。拜见国王或王室重要成员时,男女还均需跪下。国王等王室重要成员还礼时,只点头即可。无论地位多高的人,遇见僧人时都要向僧人行礼,而僧人则不必还礼。
最后说明一下,关于礼节,灵活运用才是王道。不然会显得过于迂腐,首先待人真诚,心胸坦荡这才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表里如一,也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行事中,夫妻要遵守的五个礼节,有一个会很恩爱
见到长辈要问好,朋友要打招呼
三人通行必有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