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高大的树木,可它却不能让我休息。汉江有漫游的女神,可他却不能让我追求。汉江之水浩荡宽广,不能让我游泳渡河。汉江之水漫漫长流,不能让我坐木筏渡江。
翻译:
南有大树枝叶高,树下行人休憩少。汉江有个漫游女,想要追求只徒劳。
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出自《国风·周南·汉广》,是先秦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国风·周南》中的一篇, 是先秦时代的民歌。
赏析:
诗篇从失望和无望写起,这八句,用了四个“不可”,把追求的无望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可逆转。一般把首句视为起兴;如果换一种读法,把“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置于首位,那么,“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便可视为比喻,连同“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构成一组气势如潮的博喻;瞻望难及的无限怅惘之情,也表现得更为强烈。
风.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这是樵夫深情的山歌,这是诗人失恋的情歌。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南边有高大的树木,可是它却不能让我休息。乔木一般都树干高大,枝叶茂盛,松柏是也,即使枝叶稀疏,还有树干可倚身,树下可把盏,为何不能休息?
因为“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游女何许人也?传说远古人郑交甫在汉水遇见两位游女,出于爱悦,上前索要她们的饰物。游女们送他玉佩,他放在了怀中,但是走了十几步发现怀中空空如也,再回头看那两位女子也悠然不见。原来他们是汉水上的神女。
汉水神女是南方纯洁美丽而多情的化身。既然是神女,当然只能远观而不能近玩焉!人神之间的人距离,可谓天上人间岂能尺度?仅仅休思二字哪能说的清楚!难怪诗人在乔木之下,依然感觉烈日炎炎,无以休憩。
神女在他的眼前,在他的心里,在他的梦想之中。或许这位游女就是他爱恋着的活生生的女孩儿。可能曾经有那么一天,樵夫正向往常一样,在美丽宽广的汉水边砍柴,无意间就看见了在汉水边嬉戏游玩的美丽的女孩,他对女孩一见钟情,迫不及待地向她吐露了爱慕之心,但是却遭到拒绝。还可能他深深暗恋的女孩,早已被父母指腹为婚,许配了人家;更有可能樵夫本人已有家室。总之,憔夫无法实现爱情理想的原因,一定有无法诉说的隐衷。其障碍不是汉水,胜似汉水。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解读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诗人追求汉水游女,终于失望的恋歌。这是一首恋情诗。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帐的愁绪。
休:息也。指高木无荫,不能休息。思:语助。汉:汉水,长江支流之一。游女:汉水之神。
江:江水,即长江。永:水流长也。方:桴,筏。
翘翘(音桥):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诗经》嫁娶多以折薪、刈楚为兴。刈(音义):割。楚:灌木名,即牡荆。归:嫁也。秣(音莫):喂马。
蒌(音楼):蒌蒿,嫩时可食,老则为薪。驹:小马。
翻译
汉水之南有乔木,我却不愿探林幽。隔水美人在悠游,我心渴慕却难求。
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茂密荆棘岸边码,原是本人亲手伐。如若美人要出嫁,我愿亲自去牵马。
茂密蒌蒿岸边砌,原是本人亲手锯。如若美人要出嫁,我愿亲自去牵驹。
这是哪儿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