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问题,以前真没用想过。《礼记》:“冠者礼之始也。”华夏文化是礼仪的文化,而冠礼就是华夏礼仪的起点。 礼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核心,华夏礼仪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类型,冠礼属于嘉礼的一种,它是一个新的成人第一次践行华夏礼仪,冠礼也是冠者理解华夏礼仪的起始,进入华夏礼仪系统的起始。《礼记·内则》把一个人的生命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二十而冠,始学礼”,二十岁,是学习和践行华夏礼仪的开始,一个孩童,经过了冠礼的教育和启示,获得新的思想导引和行为规约,在冠礼的引导下,真正进入华夏礼仪的语境。
成人节上行“冠礼”
《礼记·冠义》篇系统阐述了“冠礼是礼仪的起始”的观念。它说: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故冠于阼,以著代也。醮于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己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人而与为礼也。冠玄端,挚于君,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 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故圣王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 简单地说,举行冠礼就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才能继承和发扬华夏礼仪文明。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换句话说,冠礼是华夏礼仪在华夏成员心中的“奠基工程”、“基础工程”,所以,儒家将冠礼定位于“礼仪之始”,给了它极高的文化地位。
个人认为男子在行冠礼之前,是作为未成年人,应该较少参加社会活动,就算参加也是在父兄的陪同下,对方应该视其为晚辈,直呼其名也是可以的,另在很多古籍中有“孺子”、“孺子x”的记载,个人认为,在冠礼前,古人还有可能直接称呼其为孺子的,比如汉更始皇帝刘婴,史书就记载为孺子婴。另在三字经中有“尔小子、尔小生”等称呼,弟子规中有“人问谁,对以名”的说法,自称为名,长辈称名更是应该的。一家之言,供参考。
后生,小鬼,犬子,贱内
一般叫字的信加上字
未成年的人有“小字”的说法,也就是小名,朋友呼喊小字是亲切,敌人就是轻蔑了~比如曹操小名就是阿瞒或者吉利,袁绍小时候应该就叫他阿瞒。但是后来他的敌人动不动就说:“曹阿瞒阉竖遗丑......”但这是没修养的行为,古代有修养的人就算是有血海深仇,也不会动辄呼人小字,比如曹操杀了马超一家,马超屡世公爵,是有身份的人家,在写给张鲁的信中说:“曹孟德杀我全家。”不是马超不恨曹操,而是一种自身修养的表现。
如果是不认识的人一般当面只叫名不叫姓,不当面时则呼全名。(不过怀疑曹操和蒋干的名字比较令人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