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娱乐化倾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2006-04-12 13:31
周少四
摘 要:本文分析了传媒娱乐化的表现及其成因,并阐明了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传媒 娱乐化 思想政治教育 影响
伴随着都市化报纸的兴起和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大众传媒娱乐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娱乐新闻的比例加大,富有人情味、趣味性的软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大行其道,关系到国计民生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硬新闻大大减少;严肃的新闻被娱乐的手法加以软化而包装成“娱乐信息”,新闻事件的戏剧性悬念或煽情性刺激性的方面被强化,新闻越来越故事化、文学化。这些现象必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
一、大众传媒娱乐化的表现
大众传媒娱乐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内容上来看,硬新闻减少,软新闻流行。媒体总是把公众的注意力从重要的事务上引开,使那些无关紧要的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成为新闻的重点。对人们的切身利益有着重大影响的硬新闻却在逐渐地减少,有关公众利益的劳动权利、生态环保、高新科技、行业危机等方面的问题很少得到重视。即便有相关的报道,也会被淹没在诸如性、丑闻和暴力犯罪这类煽情故事之中。为追求轰动效应,吸引受众眼球,传媒对娱乐圈的明星不厌其烦地大肆渲染,娱乐明星们一时间成为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重要话题。二是从形式上来看,媒体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新闻中挖掘出娱乐价值,新闻取材上惹人眼球,报道角度上刻意猎奇,写作手法上肆意渲染,即所谓的“硬性新闻软着陆”。由于报道角度上的猎奇,一些残暴的凶杀大案、沉痛的人间悲剧、重大的社会问题,也会悄然演变为带有低俗化、娱乐化倾向的新闻炒作。
二、大众传媒娱乐化的原因分析
从中外新闻事业发展历程来看,大众传媒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一战期间的黄色新闻。黄色新闻是在煽情主义新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等问题,是报业追逐利润不择手段竞争的产物。它起源于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和赫斯特的竞争,由于这种做法迎合了受众的某种需要,所以给当时普利策的《世界报》和赫斯特的《纽约新闻报》带来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1]
在国内,娱乐化已经成为传媒的一种时尚。它是对国际传媒的借鉴,也是传媒走向市场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它也要参与市场竞争,实行优胜劣汰,传媒要面向市场、考虑市场需要,通过一切手段争取最大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传媒已经尝到新闻娱乐化的甜头,纷纷将新闻娱乐化作为争夺受众和市场的法宝,甚至有的媒体还将娱乐化作为拯救媒体的良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娱乐化就成为众多传媒不谋而合的选择。
从传播学角度来看,新闻娱乐化充分考虑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它是受众中心论的产物。我国传媒有着悠久的政论传统,新闻传媒也已经习惯于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机制。传媒监视环境、协调社会、继承遗产等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而娱乐功能却长期受到压制。不可否认的是,在传媒的诸多功能中,娱乐也应该是题中之意。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传媒开始走向市场、走向竞争,传媒开始从高高的政治讲坛上走下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到普通的老百姓中去,传者中心的传播机制逐渐被受者中心的传播机制代替。在这一过程中,传媒发挥了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新闻在内容上倾向于软新闻或尽量使严肃新闻软化;在表达方式上尽量从受众接受心理出发,加强接近性,增加趣味性;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人情味,强化新闻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的道路。
三、娱乐化倾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传媒娱乐化潮流涌向高校,有人欢喜有人忧。持反对意见者将新闻娱乐化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它不仅导致媒介的庸俗化,而且阻碍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持肯定意见者认为传媒娱乐化是争取受众的法宝。究竟如何看待高校新闻娱乐化的现象呢?这着重分析和讨论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点负面影响。
1、削弱大学生的辨别力和批判精神。按照李普曼的舆论学观点,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大众媒介去了解。大众媒介并不是“镜子”式地再现现实环境,而是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重新结构化,营造了所谓的“拟态环境”。尽管客观的现实环境往往与“拟态环境”相差甚远,但人们还是将“拟态环境”误作客观现实加以认识。这样,“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如果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和其它节目里充斥着娱乐,那么就会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拟态环境,使他们逐渐对社会现实产生麻木的心理,进而丧失对现实环境的思考和批判,削弱他们的辨别力和批判精神。[2]
2、降低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按照媒介规范理论的观点,娱乐化会导致媒介放弃社会责任。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对于娱乐化的追求必然导致庸俗化的倾向,媒介在维护正义、劝人为善的名义下,利用受众猎奇的心理,大肆将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公之于众,只是在结尾处象征性地加上评论,还美其名曰以此为鉴,以防后效。在这一过程中,以防后效的目的没有达到,受众的猎奇心理倒是得到了满足,媒介的利润也大幅飚升。其实,大众传媒是一个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具有特殊属性的产业。媒体绝不是“媚体”,媒体的责任绝不是迁就、迎合低级趣味,媒体所追求的接近性、可读性绝不是与恶意炒作、庸俗媚俗划等号。
3、鼓吹新潮时尚而抛弃节俭实惠。按照传播学中“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观点,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传媒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现在,大学生的安全感降低,与大众传媒的报道充斥着暴力、凶杀、腐败和阴暗不无关系。“追星族”津津乐道影视明星的细枝末节却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这与大众传媒的报道过多地关注明星绯闻而不是国计民生直接相关。大学生追求新潮时尚而抛弃节俭实惠,与大众传媒鼓吹西方个性自由和消费主义关系甚大。[3]
4、使大学生的社会观呈现出世俗性。按照传统新闻理论的观点,传媒娱乐化使新闻步入歧途,远离正轨。传媒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与人类生存关系密切的信息,使人们获取与生存关系密切的各类信息,虽然并不排斥传媒的娱乐功能,但这些毕竟不是主要功能。如果过分地强调传媒的娱乐功能,必然会影响到其它功能的发挥,其结果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焦点不再是政治,他们在政治倾向和选择上更少理想主义色彩。这意味着他们不可能成为政治的简单动员对象和积极的参与者,他们的社会观呈现出更多的世俗性和现实化的色彩。
在传媒娱乐化的背后必然有其道理可究,不可否认的是,在某种程度上娱乐化的做法确实从经济效益上给传媒带来不少的甜头。但从长远来看,传媒庸俗化、媚俗化的不良倾向最终使媒介的权威下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防止传媒娱乐化的危害,既有赖于媒介自律,在新闻业界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主动应对挑战,占领高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艺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很简单。大家无聊都只看电影。最终结果就是大家都不用去考北影,大学出来就是职业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