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扁鹊
战国时医学家,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善用“针石”、“服汤”、“熨”等治病,所著《扁鹊内经》、《外经》早佚。
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因此被称为“脉学之宗”。
2、张仲景
名机,东汉南阳郡涅阳,约生于东汉和平一年(150年),卒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东汉医学家,辞官业医,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它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著作,开创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先河。
3、叶桂
叶桂,字天士,号秀岩,清医学家。江苏吴县人(1667-1746),祖父叶时和父亲叶朝采都是当地的名医。叶桂幼时便随父亲学医,14岁时,父亲去世,便又随父亲的一位姓朱的门人继续学习。他勤奋好学,聪颖过人,没几年,就超过了教他的朱先生,声名远播。
他是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其声望地位,并不在“金元四大家”之下,也是名贯大江南北的人物。其著作《温热论》至今仍被临床医家推崇备至。对治奇经、脾胃、儿科等病尤为擅长,尚有《叶案存真》、《末刻本医案》。
4、薛生白
薛生白,别名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晚年自署牧牛老朽,以字行。清代吴县人,生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卒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享年90岁。与叶天士同时而齐名。早年游于名儒叶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
薛雪一生为人,豪迈而复淡泊,年九十岁卒。故也知薛雪并非专一业医者,但他于湿热证治特称高手,所著《湿热条辨》即成传世之作,于温病学贡献甚大。
又尝选辑《内经》原文,成《医经原旨》六卷(1754)。唐大烈《吴医汇讲》录其《日讲杂记》八则,阐述医理及用药;另有《膏丸档子》(专刊稿)、《伤科方》、《薛一瓢疟论》(抄本)等。
5、李时珍
字东璧,又名李东璧,号濒湖,明朝医学家,湖北蕲(今湖北省蕲春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世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
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穷搜博采,历三十年,三次易稿而成《本草纲目》,为我国医学史上一大巨著。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十大名医
(1)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2)两汉时期:
①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②东汉末年的名医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其代表作《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3)隋唐时期:①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4)明清时期: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药物一千八百多种,方剂一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重视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注意运用比较方法,所以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反映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李时珍还提出“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反映了他在动物适应环境、相关变异以及遗传特征等方面的新认识。
我国古代十大名医
一、针灸之祖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万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多用针刺。
二、脉学倡导者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入(今河北任丘)。《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和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三、外科之祖华佗。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毫县)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
四、医圣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他著作《伤寒杂病沦》总结了汉代三百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
五、预防倡导者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洽。「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六、药王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治愈唐太宗皇太后头痛病,太宗封孙为药王。
七、儿科之祖钱乙。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
八、法医之祖宋慈。宋朝福建人。一二四七年总结宋代以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朝鲜、英、德、法、荷兰等国文字。
九、药圣李时珍。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经二十七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一千八百五十八种。被译为日、德、法、俄等国文字。
十、《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降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
一、天文学
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
中国古代在天体测量方面的成就
浑仪和简仪——中国古代测天仪器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历法成就
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
二、数学
十进位值制、筹算和珠算
出入相补原理
割圆术和圆周率
刘徽割圆术
中国剩余定理
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天元术
内插法和垛积术
中国古代的无穷小分割思想
三、物理学
中国古代的力学知识
中国古代的声学知识
指南针和中国古代的磁学知识
中国古代光学成就
四、化学和化工
造纸术的发明和发展
火药和火药武器
驰名世界的中国瓷器
中国古代的油漆技术和漆器
古代炼丹术中的化学成就
五、地学
中国古代对天气现象的观测和理论
中国古代的物候历和物候知识
中国古代的旅行考察事业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和水文知识
马王堆出土的地图和裴秀制图六体
中国古代的矿物学和采矿技术
中国古代对海陆变迁的认识
中国古代的地震测报和防震抗震
六、生物学
中国现存的几部古代动植物志
中国古代的动植物分类
中国古代关于遗传育种的研究
中国古代认识和利用微生物的成就
七、农学
中国古代几部重要农书
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技术的优良传统
历史悠久的中国园艺技术
茶
中国古代养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中国古代畜牧兽医方面的成就
八、医药学
从两部古典的中医名著看中国医学的早期成就
中药学的突出成就
中国医学独特的针灸疗法
中国古代医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脉诊
中国古代的外科学成就
免疫法的先驱
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九、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发展和外传
十、纺织
中国古代的纺车和织机
中国古代的丝绸和丝织技术
中国古代的葛、麻纺织
中国古代的染色技术
十一、冶金铸造
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成就
炼钢技术
湿法冶金的起源——胆铜法
中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
十二、机械
中国古代的农业机械
中国古代原动力的利用——人力的进一步发挥和自然力的有效利用
中国古代各种车辆、指南车和记里鼓车
水运仪象台
十三、建筑
雄伟的万里长城
中国古桥成就
世界历史名城——唐代的长安城
辉煌灿烂的故宫建筑
颐和园——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珍贵遗产
中国古代高层砖石建筑——嵩岳寺塔和其他
世界上现存最高的古代木构建筑——山西应县木塔
十四、造船和航海
中国古代造船工程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航海技术上的成就
十五、军事技术
中国古代的兵器成就
中国古代战车、战船和城防技术成就
十六、少数民族的科技成就
蒙古族在我国古代科学上的贡献
藏族医学的成就
新疆古代少数民族在农业科学技术上的贡献
美丽精致的壮布和壮锦
彝族的火器——“葫芦飞雷”
扁鹊、华佗、张仲景、皇甫谧、叶桂、孙思邈、薛生白、宋慈、李时珍、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