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把刷子,就是老爹被推很高,加上媳妇儿太耀眼,把他盖住了。而且后来身子骨不好,也就不大管事了。
当时处于打破门阀制度时期,门阀的存在对皇权有严重的侵蚀影响,有时候,甚至能决定皇帝的废立。
唐高宗打破门阀的一项措施,就是废王立武。唐高宗在立后问题上,有点拿武则天当枪使的意思。如果他想维护门阀,废了无子的王皇后,还有生有皇子的萧淑妃,不一定非要立非门阀出身的武则天为后,毕竟当时武则天无权无势,萧淑妃身后可有一大家子呢。
而且,看他对他亲舅舅下手多恨就知道了,对于试图通过门阀来影响皇帝决策的人,唐高宗绝对下手不留情。
当然是了,李唐王朝从李世民到李隆基之间的皇帝在治国方面都是好皇帝。
“永徽之治”指的使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盛世。唐高宗共在位三十四年(649---683),前六年号永徽。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与李绩、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他们君臣都牢记太宗的遗训遗嘱,奉行不渝。训令纳谏、爱民,高宗即位时即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 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训令崇俭,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