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被提走了是不是就等于被录取了呢?

2025-04-05 11:27:3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不是,学校一般都是在录取人数基础上多百分之几提档,所以并不是说档案提走就是录取了,但如果是服从调剂的话,应该还是有很大希望被录取的。

院校调阅考生档案数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内,由学校确定具体调档比例,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专业由学校决定,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高校不会无缘无故地退掉高分考生而录取低分考生。

一般高分考生被退档,有三种情况:

一是考生的分数虽然高于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未达到所报专业的录取专业分数线且又不服从调剂。

二是虽然总分较高但相关科目较差。

三是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的要求。

如果考生被不合理地退档,应及时与有关高校联系。



扩展资料:

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出于职业生涯设计、少走人生弯路的考虑,把握性小的院校,应该选择“不服从”;而把握性大的院校,则可以选择“服从”。

换言之,在确保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已经拉开一定分数距离的基本前提下,A、B院校可以选择“不服从”,而C、D院校则一定选择“服从”。但已被自主招生预录取的考生除外。

回答2:

其实录取存在7大状态:1.(档案)自由可投:考生档案没投出去或被退档。2.已经投档:档案已投给院校。3.院校在阅:院校正在审阅考生电子档案。4.预退档: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5.预录取:院校准备录取考生。6.录取待审:拟录取名单已通过审核。7.录取:录取名册已寄发高校在录取期间
考生可查询电子档案运行的7种状态:

  (1)“自由可投”:表示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考生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档的理由。

  (2)“已经投档”: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

  (3)“院校在阅”:表示院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招办投给院校的档案数一般多于招生计划数,院校通过阅档后还要退出不予录取的考生档案。

  (4)“预退档”: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院校不予录取,院校向省招办提出退档,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院校都会注明退档的理由。

  (5)“预录取”:表示院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已通过网络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招办,等待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

  (6)“录取待审”:表示院校拟录取名单已通过省招办网上录检审核,但录取名册还未打印寄发。

  (7)“录取”:表示录取名册已由省招办打印盖章后寄发给招生高校。

  另外,湖北省对高职高专未报到考生空出的计划实行补录。9月19日以后,省招办将高校报送的未报到考生录取信息予以注销,即取消未报到考生的录取资格,考生电子档案状态由“录取”改变为“未报到注销”。这些考生不能参加高职高专补录。

  录取期间,省招办将通过湖北招生信息网(http://zsxx.e21.cn)及时提供考生电子档案运行的七种状态,考生凭高考(微博)报名号或准考证号以及身份证号查询。考生也可到各市(州)、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征集志愿期间,考生可在省招办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中查询本人的录取状态信息。

  要注意的是,在录取期间,高校退档的主要理由有:文化总分偏低、计划额满、相关单科成绩偏低、体检不合格、身体条件受所报专业限制、专业额满、不服从专业调剂、女生已录满、此专业不录取往届生等等。鉴于此情况,考生们在填报志愿时请一定谨慎填报

回答3:

学校一般都是再录取人数基础上多百分之几提档,所以并不是说档案提走就是录取了,但如果你是服从调剂的话,应该还是有很大希望被录取的

回答4:

不一定 要看该学校在该省是否招满若没招满就等于被录取了若招满了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