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山海经》里的“昆仑山”不是现在的昆仑山。神话中昆仑山记载于《山海经》《淮南子》等古典著作,为中华最早的神山。现实地理上的昆仑山一般指昆仑山脉,位于西藏与新疆的交界。
《山海经》所记载的“昆仑山”即仙主西王母的“瑶池”,便是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鸟禽成群,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在昆仑河中穿过的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距黑海不远处是传说中的姜太公修炼五行大道四十载之地。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玉珠峰、玉墟峰均为青海省对外开放的山峰,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
扩展资料
昆仑山,原名昆仑丘,又名昆仑虚,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为万山之祖,亦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人文始祖伏羲的王都。
古代典籍中的昆仑山又号昆仑丘,因山体呈碗状又称宛丘;因傲立于群山,像一个柱子通向天空又称天柱;因对应北斗星,又称璇玑玉衡;因传为天帝下都,并盛产玉石又称玉京山。
自古至今,山西阳城人和河南济源人始终称呼析城山圣王坪南北东西四缺口为南门、北门、东门、西门。除四门之外,析城山顶另有五处通路与四门合称“九门”,与《山海经》所记相符,此即“昆仑四门”“昆仑九门”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昆仑山(传说中的昆仑山)
神话中昆仑山记载于《山海经》、《淮南子》等古典著作,为中华最早的神山,相传为大地的中心,为万山的源头,中华的祖庭,巍峨壮丽无比,让古人与今人都神往不已,更有许多人孜孜不倦地在地球各个角落不断去考据、探寻、论证昆仑的位置,但却无功而返,或与记载不符,让人遗憾。
这里以《山海经》关于昆仑的描绘为准绳,结合其它经文古籍关于昆仑的记录,及现今地球地貌的实际分布形态,来考查上古神山昆仑的全貌。现今地理上的昆仑山,一般指昆仑山脉,由汉武帝赐名,位于西藏与新疆的交界,不是这里考查的目标。
一、上古神山
二、昆仑掠影
三、不周山
四、昆仑方位
五、昆仑形态
六、西北海与西海(略)
七、大禹治水(略)
八、沙漠(略)
九、泑泽与岳崇之山(略)
十、神的逍遥(略)
十一、结束语(略)
一、上古神山
神话中昆仑山记载于《山海经》《淮南子》等古典著作,为中华最早的神山,传为大地的中心,为万山的源头,中华的祖庭,巍峨壮丽无比,这里引用众多古籍关于昆仑的描绘,让人们对昆仑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同时也作为后面论证昆仑结构的参考:
《洛书》曰:河自昆仑,出于重野。
(西周)《穆天子传》卷三:☐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隆之葬,以诏后世。
(西周)《穆天子传》卷三:“乙丑,天子觞西王母於瑶池之上。”
(战国)屈原《楚辞·天问》曰:“昆仑悬圃,其凥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战国)佚名《尔雅·释丘》谓:“三成为昆仑丘”。
(战国)佚名《尔雅》曰:河出昆仑虚。
(战国)佚名《山海经》:“周穆王至昆仑之丘,游轩辕之宫,眺锺山之岭,勒石西王母之山,纪迹玄圃之上。”
(战国)佚名《山海经·大荒西经》:“西王母穴处昆仑之丘。”
(战国)佚名《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昆仑南渊深三百仞。
(战国)佚名《山海经·海内东经》: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
(战国)佚名《山海经·海外南经》: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一曰在歧舌东,为虚四方。
(战国)佚名《山海经·大荒南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战国)列御寇《列子·周穆王》曰:“天子升于昆仑之丘……先王所谓悬圃。”
(战国)列御寇《列子·周穆王》记:“别日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诒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乃观日之所入,一日行万里。”
(汉)佚名《龙鱼河图》曰:“昆仑山,天中柱也。”
(汉)东方朔《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仑,上通璇玑(北斗星)……是以太上名山,鼎于五方,镇地理也。号天柱”。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仑……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仑,号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周回绕匝。”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昆仑,相去正等,面方各五千里,上层是群龙所聚”、“洲上多凤麟。”
(汉)佚名《河图括地象》:“龙池之山,四方而高,中央有池,方七百里,群龙之居。多五花树(按五花草),群龙食之。去会稽四万五千里。”
(汉)佚名《河图括地象》: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
(汉)佚名《河图括地象》曰:“昆仑之墟,有五城十二楼,河水出焉,四维多玉。”“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北门开以内(纳)不周之风”。
(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论》:“昆仑……其上有醴泉、瑶池。”
(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有九井九门,弱水环绕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汉)刘安《淮南子》:“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
(东晋)干宝《搜神记》曰:昆仑之山,是惟帝之下都,环以炎火山。
(北魏)《水经注》:“昆仑墟在西北,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唐)释氏《西域记》曰:牢兰海东伏流龙沙堆,在屯皇东南四百里阿步于,鲜卑山。东流至金城为大河。河出昆仑,昆仑即阿耨达山也。
二、昆仑掠影
由这些古籍记载可知,昆仑的众口一词的描绘有:以上诸多古籍文献,从不同角度共同描述了昆仑丘之“悬”、“圃”、“四门(九门)”、“增(层)城”、“木禾”、“九井”、“开明兽”、“五城十二楼”、“不周山”等地貌形态以及周边有“弱水环绕”,有“炎火之山”。这里作一个总结:
昆仑在处在中国西北方位
《水经注》:“昆仑墟在西北。《楚辞·天问》:西北辟启。《海内十洲记》:“昆仑,号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山海经·海内东经》: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河图括地象》: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神州西北有昆仑)。
规模巨大,方圆以千里万里记,高度以万仞记,是大地中心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神异经》曰:围三千里。《海内十洲记》:“昆仑,方广万里。《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水经注》:“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四方结构,其侧面是平的,层叠结构
《山海经·海外南经》: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河图括地象》:“龙池之山,四方而高。《海内十洲记》:“昆仑,相去正等(底下边距相等,是正方形的意思)。《神异经》曰:员周如削。《楚辞·天问》曰:增城九重,其高几里?《水经注》: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河图括地象》曰:“昆仑之墟,有五城十二楼。
上有天柱,天柱之上有悬圃,悬圃可以让人登临,是帝生活的地方
《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海内十洲记》:号天柱。《淮南子》:“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悬圃。《楚辞·天问》曰:昆仑悬圃,其凥安在?《列子·周穆王》曰:天子升于昆仑之丘……先王所谓悬圃。
四面环渊,边上有炎火之山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山海经·大荒南经》: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淮南子·地形训》:弱水环绕四周;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海内十洲记》:“昆仑……又有弱水周回绕匝。”《搜神记》曰:环以炎火山。
是黄河的源头
(战国)佚名《尔雅》曰:河出昆仑虚。《山海经·海内西经》: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洛书》曰:河自昆仑,出于重野。《河图括地象》曰:河水出焉。《西域记》曰:河出昆仑。
如此,就可以得出昆仑的整体形象:
昆仑在处在中国西北方位;规模巨大,方圆以千里万里记,高度以万仞记,是大地中心;四方结构,其侧面是平的,层叠结构;上有天柱,天柱之上有悬圃,悬圃可以让人登临,是帝生活的地方;四面环渊,边上有炎火之山;是黄河的源头。
三、不周山
考查《山海经》中昆仑的方位,可以发现,同一位置,存在另一座传说中的神山:不周山。这里略引一些关于不周山的传说与记录。
据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当今的)昆仑山西北。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但不周山终年寒冷,长年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
《列子·汤问》云: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战国)佚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
(战国)佚名《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易纬·通卦验》云:立冬,不周风至。《说文》十三云:西北曰不周风。
可以对比不周山与昆仑,两者整体形象几近一致:
不周山与昆仑,都处在西北方位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
——《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
不周山与昆仑,其上也有天柱,规模巨大,层级结构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天柱上连着天。
——《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淮南子》:“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悬圃。
不周山与昆仑,其结构都是方的
——不周,不是圆周,也是四方的意思。
——《山海经·海外南经》: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神异经》曰:员周如削。
不周山与昆仑,都有神兽守护
——《山海经·大荒西经》: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
不周山与昆仑,都是神居住的地方
——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
——《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百神之所在。
不周山与昆仑,都黄河的源头
——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虫焉】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
——《尔雅》曰:河出昆仑虚。《淮南子·览冥训》曰:河九折注于海而流不绝者,昆仑之输也。
不周山与昆仑,都是太上名山。昆仑,这么一座大山就凭空消失,属于有头无尾的记载,而不周山又有明确记载“不周山崩、天柱折”的过程,属于有尾无头的记载,而两者的其它特征又是如此的接近,由此可断定:
昆仑之虚=不周山,昆仑,就是不周山+天柱+天的整体结构。简略:昆仑=不周山
《山海经》是不同时代的创作集合,对同一地方有不同称谓。昆仑之虚与不周山的关系,就如南京与金陵的关系。不周山崩,就是昆仑崩。天柱折,就是昆仑的天柱折。这是考证不周山与昆仑的重要发现之一。
四、昆仑方位
许多人打算在地球上找到昆仑,有说是埃及金字塔的,有说是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峰的,有说是山西省晋城市析城山,有说是冈底斯山,有说是青藏高原的,甚至有说是云南石林的,等等。除了这些找到的塔与峰明显与山海经记载的是昆仑规模巨大,方位存在于中国西北,是黄河源头这些记载完全不匹配之外,也犯一个静态看待事物的错误,即他们以为昆仑从上古年代到现代是不变化,只静静地处在原地待人们去发现,而忽视了万物是运动的,成住坏空是万物循环之理,所谓沧海桑田就是如此。昆仑,就是不周山,上有天柱,按山海经记载的确是存在过,其规模也的确如书上所描绘,但经过上万年的时间到现在让人们找不到方位,在于现在它只是消失了。
这么一座连着天地的太上神山,在其崩折之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也就是地球地轴偏向的意思,足可见事件发生时的能量释放之大,也印证其规模之巨大,才能在崩折之时让地球都要轴偏向。大凡普通山体、大楼在地震之时崩塌,会产生石块碎片等残骸,若是老旧大楼通过炸药爆破,则会产生更细微的粉尘。昆仑崩塌天柱折断,是被共工这一大神用“头”触之后的结果,因此这一结果除了符合碎片化、粉尘化的一般物理过程与结果之外,也是一个人为(神为)事件。
就如航母要在大海中才能正常游弋,小池塘太小是不行的,对于昆仑这种方圆八百上千里高万仞的大山,也要更大的范围才能容纳的。昆仑在中国西北,但中国西北有平地形态的,又是巨大范围的区域,只有一个:塔里木盆地,盆地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边沙漠。沙漠的沙子,其实是粉尘的另一种说法,住在北方的人们在经受沙尘暴的折磨之后更有感触。
有没有可能沙子就是昆仑天柱崩析后的残骸呢?这里就有一个沙漠疑云的问题。
沙漠,主要成因按现代科学说法是副热带高压导致控制区域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及形成沙漠,并写在地理科教书中,被认为是科学结论。至于副热带高压是如何导致控制区域的石头化成沙子的,则没有可理解的物理过程描绘。而用风化来解释,一般人们看到的风化结果是如戈壁那样的碎石石片存在,能形成大规模细沙的,只是雨水冲刷山体或地表汇集粉尘再沉淀到河床或海岸而形成。塔里木盆地,怎么能存在这么巨量的沙子呢?
要理解这一问题,就要区分什么是现象,什么是理论。这里沙漠,在科教书上被认为是副热带高压所控制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显然,沙漠存在、副热带高压存在,气候干燥,雨水稀少,这些都是现象,是客观事实。而认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及形成沙漠,其实是人为主观推论的结果,而非事实。为何不可以是沙漠存在,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并在其区域上空表达副热带高压呢?
对比与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同40纬度左右的中国华北、美国中部、欧洲南部,同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何以看不到沙漠?有说理由是由于这些地方没有季风吹入。但问题是季风为何吹不到沙漠地区?是季风太弱了吹不到呢,还是由于沙漠的存在让季风吹到了也造不成影响?现实的地理环境中,有很多沙漠就在海边的,无数的水汽从沙漠上空飘过却无法形成降雨,就在于是沙漠的存在的结果,更有沙漠本身就处在水里。且察看历年的全球卫星云图影像可知,每年都有无数的水汽云团从塔里木盆地上方经过,但此地就是雨水稀少。因此用副热带高压控制导致沙漠成因,是一个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于是可以反过来理解,即沙漠存在,导致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植被不能覆盖,并在其区域上空表达为副热带高压。这里带来的问题就是沙漠基于什么原因存在?
可以先看一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般数据: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这个数据带来的疑问之一是平均年降水量只有100毫米的沙漠,何以年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按质量守恒定律,这数据说明一个事实:每年除了上方少量降水之外,其它地方汇集入沙漠的水占比重更多。这些水唯一的来源只能是周边高山雨水向低洼地汇集的结果。
这一结果又带来一个推论: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之前,每年这么巨量的水汇集的结果,必会带来塔里木盆地成为海洋。于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之前,塔里木盆地会一直是海洋,没有任何地质构造来说明塔里木盆地海洋向沙漠自然转变的可能,在于这每年汇集的水量在沙漠形成之前与之后,都是如此的巨量,根本不能用地壳上升、海洋干涸之类的地质活动来说明。如此可知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是自然形成的,那可以考虑另一种情况:非自然形成的。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得出一个超乎人们意料之外又合乎记载的结论:
昆仑,也即不周山,曾坐落于塔里木盆地中心。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是昆仑崩塌化成粉尘所致。崩塌过程还填埋塔里木盆地曾有过的海洋,致其消失。这个消失的海洋,就是西北海。
五、昆仑形态
昆仑,也即不周山,曾坐落在塔里木盆地曾托存的广阔水域,即西北海,于是可以简单理解其方位就在中国西北部,也是黄河的源头。这就与山海经记录的完全一致,也与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相契合,且没有科学界沙漠成因与事实不符的现象。这里可以继续考查昆仑的规模与结构。
昆仑的规模与结构,在《山海经》及众古籍若隐若现地描绘:高万仞,悬圃,增城九重,四方之门,有铜柱,高入天,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虚四方。方广万里,形似偃盆,下狭上广,相去正等(底下边距相等,是正方形的意思),员周如削。昆仑之山三级。有五城十二楼。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相去正等,面方各五千里,上层是群龙所聚,有九井九门,四维多玉,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
一是昆仑极其高,以万仞万里记,远远高于地球上自然形成的山峰,喜马拉雅山的8848米高度,这说明昆仑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一个人造或神造建筑
二是昆仑有层级结构,有“增城九重”,就是一层一层的城叠加到九重,也说有五城十二楼,这仍说明昆仑是建筑而非自然山峰
三是昆仑是正四方结构,侧面是削平。这种形态在地球上能找到对应的建筑,那就是金字塔。也即,昆仑是上古时期的一个巨大金字塔,是一个神造物。
四是昆仑即不周山,按不周山传说,是上方有天柱,天柱上方还有天。因此昆仑三层可能说的就是这不周山、天柱、天的三层结构,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名称。
按李卫东先生著作《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考证,天就是神的宇宙飞船,今人叫月亮。这也与天帝居住在天的描绘是契合的,在于能居住的地方,必是一个实体,而非当下人们抬头看到的虚无天空。
古人的尺度与今人的尺度有所出入,古代的“里”据称在不同时期也是不同的,一般考证是周秦汉,一里=415.8米,清光绪,一里=576米,1929年,一里=500米右。由于这里无法确定古籍中描绘昆仑尺度“方圆八百里”、“三千里”等等巨大数据的“里”是具体哪一个标准,因此这里选择周秦汉的标准:一里=415.8米,同时选择“八百里”作为规模数据,即长八百里,宽八百里,“围三千里”折算成正方形边长是750里,也是很接近。如此折算成如今的尺度就是333*333平方公里,如此就可以计算昆仑的体积,这些数据都只是估算值,是用来参考之用。
昆仑是一座金字塔,参照埃及金字塔结构,其斜面角度是52度,底是333*333平方公里,如此可得塔尖高度在213公里,由于昆仑上面还有天柱,因此这金字塔并不是纯锥形结构,而是梯锥形结构,更象玛雅金字塔——甚至就可以认为玛雅金字塔就是昆仑的微缩模型(玛雅金字塔有九层,顶上有四方屋,更巧的还有两条羽蛇分守在阶梯口两侧),因此可以取3/4高度,即160公里高。这就是昆仑的规模:底是333*333平方公里,高160公里。如此就可以还原昆仑的整体结构:
下面基座是金字塔,即昆仑之虚,中间是天柱,上方是天(月球);金字塔有九层城叠加,塔顶有屋,壁方百丈,等等。
确定了昆仑的位置,勾勒出昆仑的整体形象,以昆仑为地理坐标基点,再根据《山海经》及其它古籍记录,就可以考查这些上古流传下来的几个主要的地理地质概念,如西北海、西海、大荒、泑泽,等等,会有更多的惊奇发现。
由于答案字数限定,后面小节内容请百度“雪印堂 巍巍昆仑”
不是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山海经·西次三经》:“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
《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
这里提到的“昆仑”,非今天新疆、西藏、青海间的那座昆仑山,而是指酒泉市正南的祁连山主峰一带白雪皑皑的高峻群山。
祁连主峰一带为古昆仑山,古人对此有明确的断定。《括地志》说,“昆仑在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颜师古注释《后汉书·明帝纪》文中的“昆仑塞”说:“昆仑,山名,因以为塞。(昆仑山)在今肃州酒泉县西南,山有昆仑之体,故名之。”《晋书·张轨传》载:“永和元年,以世子重华为五官中郎将、凉州刺史。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此山有石室玉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宜立西王母祠,以裨朝廷无疆之福。’骏从之。”
那“昆仑”是如何演化成了“祁连”呢?秦汉之际匈奴侵入河西后,“祁连”词汇才开始出现。颜师古云“匈奴谓天为祁连”,匈奴语“祁连”和汉语“昆仑”语义相同。“祁连”当是“昆仑”的匈奴语转音或意译。祁连山即古昆仑山,古昆仑山即祁连山。有关昆仑的神话,如太帝在下界的都城,西王母的玉山、瑶池、居室,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穆天子会西王母,白娘子盗仙草,等等,皆指的此山,在此亦可明矣。
“昆仑”和“祁连”的语义都是“天象之大”,所以祁连山还有个名字:“天山”。唐代李白《关山月》诗中有“明月出天山”句,“天山”指的就是祁连山而非新疆那座天山。《淮南子·坠形训》中对古昆仑还有一段大气磅礴的描写:“昆仑之邱,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这段话径写高峻非同寻常的祁连就是登天之梯。祁连主峰名天梯山,是有来由的。
最佳答案里的祁连山很难认同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如何解释流沙,赤水,黑水这三个形容?现在的昆仑山都比祁连山靠谱,毕竟昆仑山挨着塔克拉玛干沙漠
其实山海经中的昆仑山应该是今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山
但是肯定很多人说扯淡,中国的昆仑山怎么跑到非洲去了
那我再举出一些证据
同样大荒西经,两段
有寿麻之国。南岳娶州山女,名曰女虔。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寿麻。寿麻正立无景,疾呼无响。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寿麻正立无景(太阳底下没影子),虽然南北回归线都有可能一段时间太阳当头照,但是如果作为经常发生的只能是赤道附近的国家
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这还用多说吗?人面虎身,戴胜(戴帽子的,而且可以参考图坦卡蒙黄金面具和戴胜鸟的样子)。自然就是埃及了,而古埃及势力范围非常大。而乞力马扎罗山下就是物种丰富
其实现在的昆仑山也是很有可能,因为青海湖古称西海,而且青海湖边上就有一条河叫黑河。
而且西海也可能是在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之前的那片区域。当时的中国,东、南、西都有海。后来喜马拉雅山造山,西藏高原隆起,西海的水流没了。而且当年罗布泊那都是物种丰富的
不过确实很难解释寿麻正立无景和西王母的事
《山海经》里的“昆仑山”,范围可能比现在所指的“昆仑山”要广泛,痴哥认为它是包括昆仑山在内的青藏高原。
理由很简单:其成书年代,人类的活动范围有限,作者不可能亲自到达书中所描述的各个地方,极有可能是在道听途说的基础上杜撰而成的。因此,即使是作者本人,最多只能确定一个大致方位。如果单从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的文字考究去看,“西海”应该是从河西走廊到罗布泊之间的某个大湖,不太可能是柴达木盆地或者青海湖,如果“西海”是河西走廊中的某个已经干枯的湖泊,它就是“祁连山”;如果从“帝之下都”“高万仞”去考虑,说“祁连山即昆仑山”就有些牵强(帝之下都之帝非凡帝此其一,万仞之山只能想象此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