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自嘲有哪些

2025-02-25 09:07:0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著名书画大师启功的自嘲诗
  中学生,副教授。
  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
  面虽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
  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
  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
  身与名,一齐臭。
  ——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因病于2005年6月30日逝世,享年93岁。这是他在66岁时自撰的墓志铭

  易原在武大,生活清贫却也无甚抱怨,然而不久一同学病逝,去安慰嫂夫人时,发现其家中家徒四壁,只有小凳子可坐。易中天题对曰: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叹人间从此惜年少
  生计九流 家徒四壁 问天意何时纵斯文

  自嘲
  一分轻薄二分狂,
  牢落风尘唱别腔.
  案头每喜词放诞,
  镜里常悲鬓如霜.
  亦有薄才难致用,
  可怜厚颜为稻梁.
  折尽野梅三千树,
  墟里寒烟暮苍苍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自 嘲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让人感到难堪的事。“自嘲”,可使人摆脱窘迫和尴尬,已成为现代人平息风波、平衡自我的良药。在这方面,前人的自嘲诗给我们留下了诸多范例。
  借自嘲以解围
  古代有位书生叫詹义,他 73 岁才考中秀才,不久就来了一位媒人给他提亲。尴尬的他自嘲道:“读尽诗书五六担,老来方得一青衫。逢人问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巧用数字加减,使媒人会心一笑,转身离去。
  借自嘲以宽慰
  面对社会贫富不均,差别悬殊,人们心理难免失衡。唐人王梵志就通过自嘲解决了心理矛盾:“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语言通俗,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
  借自嘲以讽人
  元朝郑广曾经是个海寇,受招安做了官,同郡僚属很是瞧不起他。一日众官论诗时,他上前吟道:“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总一般。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自认盗贼,率直可爱,极尽揶揄,讥讽有力。
  借自嘲以解愁
  相传湖南某秀才过年时在古庙里躲债,他自嘲道:“柴米油盐酱醋茶,无钱去买又无赊。思量只好将身卖,问遍长沙不要爷!”困境中以诗求乐,既是含泪的苦笑,又不乏“留得青山在”的宽心。
  借自嘲以改错
  明人沈石田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盒礼物,信中说:“送上琵琶请笑纳。”打开一看,却是枇杷。沈幽默地回信说:“承惠‘琵琶',开奁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他的友人很不好意思,自嘲道:“枇杷不是此琵琶,怨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直接承认“当年识字差”,恐怕比遮遮掩掩要好得多。
  借自嘲以明志
  鲁迅先生有一首著名的《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自嘲中显示爱憎鲜明的立场和伟大的人格。
  人生难免会遇到尴尬、难堪、挫折和困难,此时不要消沉,不要忌讳,要适当学会自己调侃自己,通过自我贬抑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从而使自己心理达到一种高层次的平衡。

回答2:

庭前不知有夏雨,窗边未闻有晚风。
  只待风雨相遇时,百花正待花色浓。
  若问八八年何事,只道六六时吾生。
  屏首对己自贺言,言语句句还谦恭。
  未满十六曾远行,途留旅客似匆匆。
  止步高中三年客,客串大学又西东。
  辗转三载彭城地,烟雨曾落放鹤亭。
  燕子楼头燕双飞,楚王陵外楚歌鸣。
  过眼云烟年年是,年年又忆去年时。
  此时生逢好年头,故把伊水作乳汁。
  玩纸弄墨笔笨拙,字句紊杂乱纷纷。
  词藻不华意不达,韵无温雅章难解。
  曾羡太白慕子美,千篇一律各才齐。
  别出新裁久不衰,不鲜人知无后人。
  笑看春秋花月暇,我却好谈夏雨景。
  且看龙年龙人生,才子佳人如流水。
  一纸文章一纸字,陌路云乡异客流。
  平常心淡古今事,何曰怨为年华去。
  几度春秋赠红颜,枉笑人生少年腔。
  今宵又至生年日,悠悠小成望乡郎。

回答3:

只记得苏东坡的了。
人皆洗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