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送子观音原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的第三个女儿,名叫妙善。楚庄王为大女儿妙清、二女儿妙音、分别选文、武状元为婿,又打算为三女儿妙善招一位夫婿进宫,以继承王位。妙善从小吃斋信佛,根本不愿成婚,一心想削发为尼。楚庄王施之家法,妙善宁死不从。
楚庄王怒气之下,命她饮剑自刎。但剑在她的脖子上,不仅没有伤害她,反而自断成上千节。十恶不赦狠心的父亲又下令把她闷死,让她的灵魂意外下了地狱。掌管地狱的阎罗王好心却又使她在南海普陀山复活(普陀山在浙江省杭州湾外的东海中),复活时站在普陀山一水池中的莲花上。终于妙善在普陀山修成佛。
扩展资料
送子娘娘,又作送生娘娘、注子娘娘等,从字面解释就是“送人子嗣”的女神,是道教神。相貌端庄慈祥,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灾难。在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送子娘娘。
又经典记载"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送子娘娘。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送子娘娘。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送子娘娘。便得离痴。"
来源
封神榜
俗称(注生妈)其来历出自《封神传》。
姜子牙奉玉皇大帝之命,封三仙岛之云霄、琼霄、碧霄职掌混元金斗( 产盆之意),专擅先后之天,举凡诸侯天子、贵贱愚贤,落地先从金斗转劫。云霄、琼霄、碧霄在封神传中合称三姑,又称三仙童子,乃通天教主的门徒,今人称为注生娘娘其实就是三合一的称法。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生卒年不详):五代十国女诗人。《花蕊夫人宫词》作者。五代时号“花蕊夫人”者,前后有两人。
在中国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关于花蕊夫人的美丽传说。传说很久以前,后蜀国王孟后主的妃子花蕊夫人很喜欢芙蓉花,孟后主就为美丽的花蕊夫人在城里城外种满了芙蓉花。不久,宋朝军队打进后蜀国,孟后主投降了,花蕊夫人也被俘虏了。
宋朝皇帝赵匡胤见花蕊夫人十分美丽,便收她作了自己的妃子,可花蕊夫人十分讨厌他。花蕊夫人被送宋宫但不忘故主,绘孟昶画像私挂奉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拿出孟后主的画像流泪诉说思念之情。
此事被宋太祖入宫看见追问,花蕊夫人急中生智说“所挂张仙,送子之神,蜀人皆如”,幸未追究。送子之神,于是从宫中传到民间,到了晚清年代,把张仙男身像改花蕊女身像,花蕊夫人也又被尊为送子娘娘了。
后来赵匡胤还是知道此事,逼迫花蕊夫人交出画像,花蕊夫人至死不从,赵匡胤一怒之下杀死了她。花蕊夫人倒下了,鲜血染红了院中的芙蓉花。人们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
陈靖姑
注生娘娘,俗称“注生妈”,又作“送子娘娘”、陈夫人、临水夫人、顺天圣母。在中国有些地区称之为“送子娘娘”,是闽南、台湾一带最受尊奉的生育之神,主管妇女的怀孕、生产,是许多不孕妇女或怀孕妇女的信仰寄托。
据说朝廷曾封她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意大奶夫人、顺懿夫人等。各种典籍都说陈夫人为福建人,名叫陈靖姑,或陈进故,但有关她的家世,却又有不同的说法。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陈靖姑是唐朝人,祖居福州府罗源县,她的父亲在朝廷官拜户部郎中,母亲葛氏。
陈靖姑有个兄长叫陈二相,另外还有个义兄叫人,村里人只好立庙奉祀,每年重阳节要买童男童女二人供祭大蛇。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观音燕萨赴群仙会后回南海,途中见福州恶气冲天,知有妖孽为害,于是决心派神人前去除害。
她剪一指甲,化作金光一道,直透葛氏之腹,葛氏感孕,在唐大历年间甲寅岁(774年)正月十五寅时生下陈靖姑。陈靖姑生下来时,“瑞气祥光罩体,异香绕闼,金鼓声若有群仙护送而进者,因讳进姑”。陈靖姑十七岁的时候,带剑斩杀为害一方的毒蛇,除掉了长期危害百姓的妖怪。陈靖姑立了大功,这事传到了朝廷,唐惠宗封她为“顺懿夫人”。
注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执簿本,右手持笔,象征其记录家家户户子嗣之事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注生娘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子观音
注生娘娘到底是那位妇女死后,被神格化而予以祭祀,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碧霞元君(末知此君何朝代人),也有的说是临水夫人,她是救妇女难产的神。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才祭祀注生娘娘,待考。然而,注生娘娘在台湾普遍地被信奉、膜拜、被许愿,却是事实。注生娘娘掌管妇女之生育,每一个妇女该生几个儿子几个女儿,她的生育簿上均有记载,所以,只要她一查,便知道该让妇女生男或育女,或是接受祈愿予以删改。注生娘娘手下也有不少附祀娘娘,当地称“婆姐”。
而台湾和福建其他地方的注生娘娘庙中的婆姐,一般为十二位。
十二位婆姐的名称如下∶
1,注生婆姐陈四娘。
2,注胎婆姐葛四娘。
3,监生婆姐阮三娘。
4,抱送婆姐曾生娘。
5,守胎婆姐林九娘。
6,转生婆姐李大娘。
7,护产婆姐许大娘。
8,注男女婆姐刘七娘。
9,送子婆姐马五娘。
10,安胎婆姐林一娘。
11,养生婆姐高四娘。
12,抱子婆姐卓五娘。
注生娘娘,又称“授子之神”,所配十二婆姐,又称十二保姆或十二延女,各手抱一婴儿,六好六坏,表示生男生女,都是看他是否积善积德而定。
十二婆姐分别为:注生婆姐陈四娘、注胎婆姐万四娘、监生婆姐阮三娘、抱送婆姐曾五娘、守胎婆姐林九娘、转生婆姐李大娘、护产婆姐许大娘、注男女婆姐刘七娘、安胎婆姐林一娘、养生婆姐高四娘、送子婆姐马五娘、抱子婆姐卓五娘,可见其职责不外送子、安胎、护子。
一般寺庙均配祀有注生娘娘,信众相当广泛,家庭有无子,皆寄记于注生娘娘。
本宫的注生娘娘清光绪十三年塑立以供祭祀。灵验无比,常有夫妇欲求子者,既取芙蓉花卉盆栽置其案前,由法师做法求子,为“栽花乞子”或“栽花换斗”,信者常有灵效。本宫以农历三月二十日为圣诞日。
民间妇女深信注生娘娘操纵生命的开始、成长与凋零,为怀孕、生产、婚而不孕及孕而保胎之妇女所奉祀的对象。因此无论孕妇、产妇或初为人母者,皆虔诚祭拜注生娘娘,以祈求生育的顺利平安。民间习俗在婴儿出生三天后,准备鸡酒、油饭和香烛纸钱,以示还愿与感谢之意。家中如有年龄16岁的子女,也要向注生娘娘祷告,感谢注生娘娘保佑子女顺利成年,并供奉红龟粿。民间亦笃信妇女若欲求子,可在注生娘娘坛前拔取花朵,插在发辫上,具有奇效。按照习俗,若小孩生病,可向注生娘娘掷筊祈福,俗谚“三月廿人看人”,就是形容许多“求子若渴”的妇女们,每在三月廿日注生娘娘寿诞当天前来庙中,祈求香火延续。已婚妇女常于此日带着小孩前往祭拜以求平安庇佑。因此历代对于注生娘娘的崇祀,不因时代及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差异。
注生娘娘乃主掌赐子之神,其许多不同的传说:
(一)
封神榜中之云霄、碧霄、琼霄三姊妹,是龟圣母之门徒,曾以产盆练成混元“金斗”法宝,后因胞兄赵公明(玄坛元帅)命丧姜子牙手上,而三姊妹为报兄仇,便联手投靠在闻太师门下,并于日后摆下黄河阵,使周营将部队伤亡无数,幸得元始天君破解仗阵,三仙姑与之俱亡,姜子牙奉玉皇大帝之命归国封神之时,封三仙岛之云霄、琼霄、碧霄职掌混元金斗(产盆之意),专擅先后之天,举凡天下苍生,无论诸侯天子、贵贱愚贤,落地先从金斗转劫。云霄、琼霄、碧霄在封神榜中合称三姑,又称三仙童子,今人称为注生娘娘其实就是三合一的称法。
(二)
以五行论,东方属木,然后承转序轮,东岳大帝为太阳照射之地,故东岳大帝注人祸福,生乃女人之事,所以东岳泰山玉女(碧霞元君),也常被疑为注生娘娘。
(三)
有的以鸟母之造形之注生娘娘.鸟母,乃指燕子于春分时节飞来的时候,因燕子感阳气(即飞向暖和之地)飞来群集堂宇,其来主为产乳番滋,以此征象也.还有上古商汤祖先有绒氏女儿简狭,因配于高辛氏,一日相率祈于郊禖,因孕生契,故称燕子为送子之神。
(四)
本省最普遍的是以(临水夫人)陈靖姑为注生娘娘,然临水夫人圣诞于正月十五日,显与注生娘娘之圣诞不同。
陈靖姑生于唐朝大历年间,住在福建省古田县临水乡,据说陈靖姑为观世音菩萨的一滴血转世投胎,因此幼年时便精通法术。长大后嫁给同乡的刘杞,不久怀有数月的身孕,适逢福建地区闹旱灾,居民请陈靖姑施法求雨,她便前往祈雨,不料动了胎气,流产而亡,临终前发誓说:“吾死后必为神,救人产难。”又传说因唐朝王后分娩艰难,几乎死亡,陈靖姑进宫,以法术催下太子,唐王大悦,遂封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吸懿大奶夫人,并为其建庙。福建、广东地区的妇女生产时,都要供奉临水夫人画像,等到平安生下婴儿,在洗儿日,向画像拜谢。因其为救产难之神,而被称之。然临水夫人圣诞于正月十五日,显与注生娘娘之圣诞不同。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在此种重男轻女的观念下,祈求子嗣的心情,便带起了注生娘娘鼎盛的香火,因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民俗信仰(移花换斗)及(栽花换斗),前者有祈求注生娘娘转化胎儿的性别,用以满足有儿有女的愿望,后者则是不孕者祈求子嗣的一种心念,由此种信仰观念的神明还有许多有花公、花婆、职司看管婴儿的元神,并且保佑婴儿的平安健康。
十二婆姐依序为总管陈大娘、二宫黄鸶娘、三宫方四娘、四宫柳蝉娘、五宫陆九娘、六宫宋爱娘、七宫林珠娘、八宫李枝娘、九宫杨瑞娘、十宫董仙娘、十一宫何莺娘、十二宫彭英娘等十二婆姐。十二婆姐各抱小孩,十二小孩六好六坏,各依因果赐福凭祸也。
另有人认为十二婆姐为注生婆陈四娘、注胎婆葛四娘、监生婆阮生娘、抱送婆曾五娘、守胎婆林九娘、转生婆李大娘、护产婆许大娘、注生男女婆刘七娘、送子娘马五娘、安胎婆林一娘、养生婆高世娘、抱子婆卓五娘等合称十二婆娘。
一般有求于注生娘娘的不外乎:
(一)
求子者,掷茭许愿,若获注生娘娘允准,可将坛上所供奉的花簪插在发上戴回家,祈求早日怀孕得子。
(二)
祈求注生娘娘保佑孩子平安者,自备用红纱线串上古钱的项链,于祭拜完后将之套在小孩的脖子上,祈求万事平安。或以锁牌、铜线在香烟上熏焚后贯以红线悬于小孩的胸前,以拔病魔,称为绾絭。
(三)
小孩生病时带孩童到注生娘娘跟前,上香许愿掷茭,获得允诺后,即可将神前所供奉的绣鞋,用红纱线串上挂在病童颈上带回家,痊愈后则于次年此日另制新绣鞋献还。
注生娘娘的神像为左手拿生育簿,右手执笔,表示每一位妇女该生几个子女,她的生育簿上都有记载。所以只要她一查,便知道该妇女生男或育女,或者接受祈愿予以删改。注生娘娘大权在握,难怪那么多妇女要来烧香祈求跪拜了。
(四)
注生娘娘为生育之神,世俱不详其姓氏,或谓临水夫人陈靖姑。谢金銮续修:“台湾县志”,于临水夫人项下,云:“神名进姑,福州陈昌女,唐大历二年生,秉灵通幻,嫁刘,孕数月,会大旱,因脱胎祈雨,寻卒,年仅二十有四。诀云:吾死后必为神,救人产难。建宁府陈清叟子妇怀孕,十七月不产,神见形疗之,产蛇数斗,其妇获安。”清梁章钜于“退庵随笔”,有详述陈靖姑之事迹云:“吾乡妇女,必崇祀临水陈氏夫人,所传灵异事迹非尽无因。因靖姑姓陈,后人为之立庙,初以“陈夫人”称之,嗣以其出生地为古田县临水乡,又以“临水夫人”称之,再后以其度次化身救产,遂以“注生娘娘”称
综上所述,此乃道教民间尊神,与送子 娘娘 是不沾边的
其实在佛教中,并没有说到有送子观音的这尊菩萨,可能是中国民间有刻画出送子观音这个形象,你可以查一下“鬼子母”这个人。
无从考证。心诚则灵。不必太过在意。
福建这边的临水娘娘就是注生妈。主管生孩子的神仙。
如果是潮汕。应该是和福建台湾风俗一样。
一般都是和天公、财神、妈祖、福德老爷、保生大帝这些道教神位放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