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植物可以雌雄同体,不需要基因交换吗?

2025-04-06 06:11:5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植物的的雌雄同体应该是植物生存进化的结果。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讲,异体交配胜过同体交配。而且一般来说,动物偏向于雌雄异体,而植物偏向于同体。这主要是由于两者的生活行为导致的。动物一生迁徙,遇到异性的几率很大,异性交配的几率很大,也很方便,而如果让它们雌雄同体,多出来的另一个性别的生殖器就会是生物的负担,因为生殖器的发育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而植物则不同,一生扎根,杂交的难度本身就比动物大,如果再来个雌雄异体,那沙漠上长的两个雄性树就只能一生悲剧了。所以雌雄同体的植物,在进化中,出现了不同性别的配子,使得其可以完成异株交配,又保留了雌雄同体,保证了异株交配不会因为合子的性别而受影响,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折中办法。
雌雄同体的植物并不意味着没有雌雄配子,或者说应该是能够产生广义上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在雌雄同体的植物中,其配子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孕育,即雌雄蕊,而成熟的配子性状自然不同,故可以称呼它们为不同性别的配子,而雌雄蕊也就是孕育不同性别配子的部位的称呼。简单来讲,就是因为植物的基因决定,它们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孕育配子的器官,所以在不同的生物化学环境下,孕育出来了不同性状(也就是性别)的配子。

回答2:

在生命诞生之初,生物个体是没有有性生殖的,都是通过简单而快速的分裂、自制来延续生命。随着生命的进化就出现了不同的组织、器官、系统等,也有了更多专业的生殖器官和生殖系统。根据进化的程度的不同,有些植物出现了雌雄同体的现象,并延续下来。而更多的进化成雌雄异体。只要是有性生殖,就有基因的重新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