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应该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2024-11-16 14:32:5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唐代大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给教师这个职业所下的定义;而时代发展至今,对教师这一职业要求是提高了。“言为师表,行为人范”这一标准比传道授业解惑不更难了吗!因此,一个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这对听者来说,可以说,在某种角度上是否影响他的一生,如何上好一堂课呢?

  一、 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1、备对象:上课如打仗,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就是说要先熟悉听课对象(年龄、职业、性别、文化、兴趣、甚至爱好与籍贯),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抓准切入点而达到激趣的目的,使讲课与听课者共同进入角色,共同思考,研讨双方感兴趣的话题,缩短沟通距离,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孔子因材施教例子P355)这就是教学规律中的“知心莫同”(学生既有年龄特征,又有个别差异,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都是各不相同的),对象不同,教师要“知其心”方能“长善救失”(依靠优点克服缺点,发扬有利因素克服不利方面,扬长避短,这就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2、备教材:

   先要对教材摸透,弄清楚教材谈的几个关键:A、是什么?B、为什么?C、怎么办?并充分分析其难点、重点。

   对准点,要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去诠释;(有相关性、相似性)对重点,要言不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自己讲实例分析(有相似性),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自己寻找范例来说明,教师起点拨作用,学生悟道,最后共同总结“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使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活学活用。

  对课内知识做迁移训练,一课一练,将理论与时间做结合的考察,检查学生是否将课堂知识化做操作实践的技能,并发现其的创新能力。可组织案例分析,辩论等方法,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一个高明的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懂得这是什么,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和怎么办,触类旁通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

   备教法:教学法可以说是“有法可循,也无法可照”,主要根据内容而定,即形式为内容服务,传统的有讲读法,现在一般有“启发式问答”、“专题研讨”、“专题报告”、“自读后辩论式”、“视听式电教式”等等,主要看讲课内容而定,当然也掺入教师个人风格。

   备课内容:题目—教学目的,教材中心—主题,教学步骤,板书,结语,迁移(作业)

  二、 教学八字方针:精讲、激趣、善导、引思

  1、精讲:授课者应吃透教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化厚为薄。将教材内同在吃透的基础上,将材料的内同变成纲目,然后根据授课者自身的锤炼(博学、阅历、理性的思考),用通俗,易明而精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平时注重修养自己的文学,涵养,否则一言难以中的。对教材的重点能吃透到既能辐射式散发,又能内敛式归纳;那么可以说将教材讲活了。在精讲过程中,能缩放自如。因为教材只有一个范本,学生听讲过程中寻找一个规律,悟出一个哲理。常言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教师对教材要做到由博返约,由浅入深,以小见大。精讲过程也应体现循序渐进到融会贯通的过程。

  2、激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俄罗斯有一个谚语“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很甜可以粘东西,但不是糖,这就是美好的语言”它能粘出感情。好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准确,周密,形象而生动的。一堂课开始,为了让听者引起兴趣,一个高明的老师的开场白绝对不可能是枯燥,苍白无力的。

  否则大家就会在课堂上打呼噜了,为了使自己的课成功,先声夺人也是很主要的。这里面除了语言艺术之外,还牵涉到一个激趣的问题。激—激发,趣—兴趣。前面讲的先声夺人除了用语的优美之外,很重要的是一个内容的优美;优美的内容能象开屏的孔雀一样,立即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使人欣赏其美丽。当然有凤头般的激趣,这就涉及到做教师平时必须“博学积累”。例子就“信念—成功”的专题展开:“拿破仑孙子-- 亨利的故事”,结论“人的行为是受信念支配的,而人们所创造的结果是由行为所产生;因此有什么样的信念就什么样的结果;信==人+所说的话—语言,念==今天心里对自己讲的话。

回答2:

1 主体突出!每次课要解决什么问题.清楚明白.不漫无边际谈论题外问题.2 逻辑连贯性!3 注重实践操作性..技巧要有证明的....4 体语要清晰.准确5 语言明晰.语调要抑扬顿挫6 引导双向沟通气氛的能力显著.7 每次讲课要对得起学员的时间.让学员有能学习到真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