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不是迷信,可用实践证明,说说预测和命运
算命不是迷信,可用实践证明,说说预测和命运
大家对命运、未来很感兴趣,我就说点愚见吧。
对于命运,不明白的朋友建议先看“了凡四训”这本千古名篇,看了这个真实的故事,就能明白如何改变命运。
玄学千百年来的各种实践完全可以证明其科学性和可靠性,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信息全息理论”,就是说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任何事物的信息都可以在其他任何事物上找到相应的信息。比如最好理解的是生辰,手相,面相,星相等,都可以精确的反映出个人或有关联的人和事的大多数信息,你脱口而出的一个字,甚至占卜者想着你,凭空摇一卦,这卦像中也包含了你的所有信息。当然山河万物,甚至一片落叶,一声鸟啼,也许也有关于你的信息。这就是玄学的玄机,也许常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真正学习了玄学的人自然明白道理,而且能真切体会到这种信息神奇的准确性。
虽然我没有精研博大精深的玄学,但是通过很多案例发现了一个问题,玄学数以万计的方法只是能反映和知道我们命运的信息,却没有解决命运构成的本质,或者说无法解决命运的必然性。玄学可以帮人改善运气,甚至躲开小灾小难,但是无法解决大灾和生老病死等这些最根本问题。算命先生常常遇到“此煞无解”的无奈,可见再神妙的玄学也有局限性。
所以,我还是回到佛教对于整个宇宙运行的理论来寻找答案。佛教说万物运行的道理很简单,就是“缘”。篇幅问题,就暂不具体讨论。宇宙中没有真正的主宰者,命运不是哪个主宰神的安排,而是自己生生世世甚至现在一念一行的一切善恶因果,佛学和玄学理论里面阐述得很清楚,所谓有得就有失,多施自然能多得。而且这种得失不一定仅仅是今生内表现出来,就像你买东西要付钱,虽然可以赊账,但总归要还,而这钱其实也是你的付出换来的一样。否则大家都索取,却没有付出,那索取的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善业(善行善念)和恶业(恶行恶念)在宇宙中是基本平衡的,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是绝对的平衡。这个很好理解,就是阴阳平衡,如果系统内的不平衡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系统的崩溃。宇宙对于人来说宇宙的崩溃时间对于人的一生可以看作无穷大(宇宙包括佛都有成住坏灭的轮回),宇宙的内涵也无穷大于一个人,所以善恶业力对一个人来说是绝对的,就是所谓的因果报应。只有个人绝对的因果平衡才能保证宇宙相对的因果平衡。
算命的人都会遇到一个常见的现象“财多身弱”,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今生如果能多得到物质财富,那么在寿命或者健康方面就会有大的缺失来平衡,所以不见得有财就是好命。风水玄学等等改命方法也算是一种“助缘”,会对命运产生一些影响,但是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或者拆东墙不西墙的方法,你个人命运善恶因果总量没变,所以仅仅是某种形式的转换,比如用你的福寿来换取钱物,或者用钱财来换健康长寿等。而且真正的“冤亲债主”(过去欠下业债的债主)不会放过你,你的大难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现在很多人拜金,殊不知一生财禄一般来说是有定数的,如果行了大善行能增加一些,有大恶行会减少一些,但如果年轻的时候取财过多甚至透支,那晚年自然贫苦甚至早逝。现在不少暴毙事件看起来也很可能是财禄透支的结果,所以不用对所谓的财富过多执著,能安乐一生已经是大福报了。更何况并非所有的报应都是今生就表现出来。
这就是“命运的陷阱”,也很好解释很多人所说的“命运悖论”,就是我选择了不同的路是否就意味着不同的命运,答案是道路可能会不同,但结果是殊途同归。比如你选择了少年得志老年孤独,或者你选择大器晚成安享晚年,两者的过程不同,但内涵其实是一致的。
如果知道你过去种的“因”产生的信息,可以大概推算出你将来要收到的“果”。如果你在果还没收到的时候多“施肥”(行善),也许会得到更大的善果,但如果这时候不但不施肥还多生恶因,毒害自己和他人,自然会影响你将来收到的“果”。
所以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了凡四训”和诸多佛道居士大德们都亲身验证了“命自我立”的观点,连铁口神算甚至仙道都无法预测他们的未来。所以改变自己未来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行善积德和修心。而普通人因为不懂得为自己积累更多福报,总是因自身的各种欲望和习气而被诱惑,自然难以逃脱命运设下的重重陷阱。
那为什么预言家们预测重大事件很准呢?
未来有很多种,一种是个人的,一种是一群人甚至一个国家的。而一群人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也是由善恶因缘聚合成的,我们叫做共业。
如果是你个人,也许你一个善念善行就能让你免去大灾,也许一个恶念或恶行就会种下恶业种子影响你的命运,所以个人的命运比较容易改变。
但如果是千人万人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呢?这种“共业”的力量就绝对不是几个人能轻易改变的了,因为不太可能所有的人同时都多种善因或者发善念,他们仍然作着各自的因缘,总的来说善恶业缘总量基本平衡,当然果报也比较固定了,所以历史上很多大事预言大师都有较精确的预言。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能作的也许就是多为自己和家人积累福慧,享受幸福安乐的人生吧。命里只有八斗米,走遍天下不满升。所以不要把金钱地位过于执著,这些东西不该是你的,即使得到了也不见得是好事。
不少人喜欢算命,说实话,它的副作用远远大于益处,最关键的是心理刺激,假如你不知道明年会死,也许还能快活的生活一年,但如果知道了,恐怕连这一年的快乐自己也变成恐怖中的煎熬。听到命好倒也算了,可如果有什么不好的,知道了对自己的负面影响会非常巨大,让麻烦变得更加糟糕。何况现在江湖骗子太多,切不可轻信骗子而害了自己。
而真正的神算知道其中道理,不会告诉你一些大的劫难或很负面的信息,也不会帮助你获得你不该获得的东西。
所谓的“天遣”是什么?
就是算命者告诉你如何躲避劫难或者获得额外的物质,而受到的相应的弥补和惩罚。就像有人告诉你如何逃债甚至偷钱,债主自然不会放过他,他自然要连带的偿还一些债务。不少民间的术士眼盲,孤寡,暴毙,绝后等,都是较为普遍的。而真正知道其中道理的修行者和术士就能自保,很多帮人“指点迷津”的佛道修行者照样健康长寿福慧双全。所以人们常听到一句话:天机不可泄漏。
一个游戏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不断的迎接新的未知,如果知道了结局,游戏的过程就变得索然无味甚至痛苦了,人生也是如此。而且人生的结局只有一个,就是死亡和轮回,再多的物质财富都是游戏过程中的道具。而精神财富都会在我们的八字田中留下,伴随着我们生生世世。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中学习和升华思想,在于寻找宇宙的真相。所有得到升华的生命最终都会回到我们本来的家园。
多行善业自然可以多消恶业。命运就在我们自己手中,就在当下的一念一行中,人不需要迷信命运。命运的大秘密因果观之富有与贫穷
财富是一个人福德的果报,佛教并不反对人拥有财富,相反佛教中对于福德是支持大家去拥有的。《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智度论十九曰:‘正命者,一切资生活命之具,悉正不邪。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拥有无尽的财富,因为我们都有这样的资格。
《大庄严论》所谓少欲者,非必恶衣食,无诸资生具,以之为少欲。告诉大家少欲不等于贫穷。不是一定要很穷,很苦、怎么难过怎么来,才是佛教。但是佛教中讲获得财富的方法,和世间人的成功有所不同。我们看看世尊讲,获得财富的原因是什么: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少资生报。一者自行偷盗。二者劝他偷盗。三者赞叹偷盗。四者见盗欢喜。
有十件事情,能够让人得到少资生报,即种种财富资具缺少、贫穷的果报。一是自行偷盗、二是劝他偷盗、三是赞叹偷盗,四是见到偷盗十分欢喜。
这四条并不难懂。偷盗的果报就是贫穷,所谓偷盗,经典上有过解释:若他物、他物想、若重物、盗心、举离本处。那就是本来是他人的东西、或者你知道认为这是别人的东西,这个东西还是有价值的,起了据为己有的心,并且实施行动,将其取走。这就是偷盗。另外偷盗还有不同的方式,不仅自己做是偷盗,让他人、派遣他人偷盗都一样。另外劝人偷盗、称赞偷盗、见到偷盗心中欢喜,都是贫穷的因。
不偷盗是佛教的根本戒律之一,没有一个偷盗者,越来越富有的。
五者于父母所。减撤生业。六者于贤圣所。侵夺资财。
对于父母减少生活上的供养,本来应该负担的责任,却不去履行。对于圣贤居所,侵夺其资产。这是贫穷的果报。
其实这个现象,我们很容易观察出来。社会上十分富有的人,很多对于自己的父母是十分孝敬,对于父母是尽力供养的。对父母不好,却很富有的,不是没有,很少。而且他的财富也很难能保持的住。
七者见他得利。心不欢喜。
见到他人得利,心中不欢喜、不高兴。
这一点有些普遍性,我们经常是这样的,别人赚钱了、获得利益了、得到好处了。心理不平衡,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其实这个世界很公平,因为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贫穷的因,不脱离这个思维定式,想要富有有点困难。
为什么别人得利,我们不高兴呢?就是妒忌、嫉妒嘛。这个情绪很隐蔽的。不容易发现。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自己的思维情绪。它可以有很多方式,甚至以十分正式的面目出现。比如学佛了嘛,看到他人赚钱,说这个财富不一定是好事情呢,将来很可能因此而造罪。道理讲的不错,不过我们反观自己,是否真的是这么想?真的是视金钱如粪土?如果这笔钱摆在自己面前那态度还是如此吗、心理真正的情绪是什么?起心动念是骗不得因果的。
如果有这个情绪习惯,是很难摆脱,每天随时随地,都可能处在这种状态中。对我们的福德有极大的影响。
别人有了利益,我们要知道,一定是从前其有相应的善因,才有如此福德的果报。这个是我们该替人高兴的。
八者障他得利。为作留难。
对于他人获利的事情,进行阻碍。
这个情况也是不少的,别人做某件事情会有利益,那么用各种方式取阻止、阻碍他。给他设置困难。可以是一句话:赚这么多钱,贪呢,没良心。也可以是具体行动,就是不让他那么顺。都属于这个范围。有这样的言行,想要富有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个种子是贫穷的种子,不会长出富有的果实的。
九者见他行施。无随喜心。
见到他人布施,没有随喜心。或者说,见到他人布施,反而不高兴、不赞叹。
见到他人布施,无论是法布施、还是财布施,没有随喜的心,因为各种原因,觉得不高兴。可能是不顺自己的心,可能是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等等。这是非常不好的。本来随喜是最容易、最迅速积累福报的方法,如果我们没有做,不仅丧失了大利,还种下了贫穷的果报。
只要法布施,讲的是正见,财布施,不是布施的毒药枪炮之类,那么我们都该随喜赞叹。
十者见世饥馑。心不怜愍。而生欢喜。
见到世间有饥馑灾祸,心中不怜悯,甚至欢喜。这是贫穷的因。幸灾乐祸的心态是要不得的。这个有损福德。不厚道啊。
以是十业。得少资生报
因为这十件事情,会得到贫穷的果报。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多资生报。一者自离偷盗。二者劝他不盗。三者赞叹不盗。四者见他不盗。心生欢喜。
那么想要财富该怎么做呢?把上面的几点,反过来就可以。
同样十件事情可以得到财富的果报:
首先就是不偷盗、不劝人偷盗、不赞叹偷盗,见到他人不偷盗,而生欢喜心。
五者于父母所。供奉生业。六者于诸贤圣给施所须。
对于父母尽力供养、不要放弃自己的责任。这一点不仅这部经典,还有很多经典都说过,供养父母等同供佛,放着现成的在世之佛不供养,却远道去烧香磕头,实在不算明智。对于圣贤僧众,同样要恭敬供养,解决其生活的困难。
七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八者见求利者。方便佐助。
这个其实也是老生常谈,助人之利,成人之美,喜人得益。不过实行起来需要自己去认真观察自己的心念。看看自己的心念到底是什么,这会得到什么果报。佛教其实就是让我们自觉觉他。那么自觉、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首先要做的,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改变。
《华严经菩贤行愿品》中于贫穷者,令得伏藏。就是这样的精神,我们虽然不能令得伏藏,但是帮助他人获得财富却是可以做的。这也是自己更加富有的因。
九者见乐施者。心生忻悦。
见到他人布施,心中喜悦,随喜赞叹。无论法财布施,心中一喜、口中一赞,就是获得了富有的种子,这样的事情因何不做。不做亏大了。当然前提是法布施是正见,财布施是善物。这才可以。
十者见世饥馑。心生怜愍。以是十业。得多资生报
见到世间的饥馑灾祸,心生怜悯,不要幸灾乐祸。
这十件事情,是富有的因,不做这十件事情,想要富有,就比较困难。没有种子是出不来果实的
龙年不错的,财运亨通
龙年不错的,财运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