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②组因为给予饲喂信号是条件刺激,所以胰岛素分泌先出现了上升,血糖浓度下降.饲喂食物后,由于吸收,使血糖浓度升高,从而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大量胰岛素.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又一次升高.因此,引起的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分别是d、III.
④组注射胰岛素溶液,导致胰岛素含量上升,又由于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在没有补充糖的前提下,而使血糖浓度下降,低于正常值.随着多余的胰岛素被分解,血糖逐渐恢复到正常值.引起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是b,引起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是IV.
⑤组注射葡萄糖溶液直接导致血糖浓度迅速升高从而导致随之而来的胰岛素含量的升高,所以引起的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是c,引起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是II.
(2)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变为非糖物质,因此能降低血糖.根据胰岛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可知,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下降,故可以得出的结论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3))③号狗的实验结果说明血糖调节方式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血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因为听觉的形成需有感觉器官耳和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形成感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而血糖平衡中枢又是下丘脑.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因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Ⅴ曲线回升,血糖来源于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4)根据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实验的实验措施是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5)破坏胰岛B细胞,血糖浓度过高,超过肾糖阈后会随尿液排出,故可通过测定尿糖来判断.
故答案为:
(1)
编号 | 实验措施 | 实验结果 | ||
胰岛素变化曲线 (10-5mg/dL) | 血糖变化曲线 (mg/dL) |
|||
一 | ① | 不处理 | ||
二 | ② | 给予饲喂信号后饲喂食物 | d | Ⅲ |
③ | 给予饲喂信号不饲喂食物(假饲) | |||
三 | ④ | 注射胰岛素溶液 | Ⅳ | |
⑤ | 注射葡萄糖溶液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