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有的历史上的政权都是后人加上去的,以便区分,比如说三国中的蜀国,其实三国的时候都不叫蜀国的,是叫汉国,但是后来为了区分开来就叫蜀国了。后汉也是,五代十国的是有一个“后汉”王朝,那是正儿八经后人取名字,而刘秀的“后汉”则是当时的东汉之后的人加上去了,便于和西汉区分,其实他们在古代都叫“汉国”的!这些个就要注意区分了!五代十国的后汉和刘秀的后汉不是一样的,刘秀的后汉只是在东汉末期三国晋朝前期这么叫,因为那个时候没几个朝代很好区分,后来朝代多了才叫东汉的!区分嘛就是刘秀建立的是东汉不是后汉,就这么记着!或者把我说的后人加上去这么区分朝代的记着就行了!
伟大的唐朝灭亡(907年)以后,当时把持唐末政权的一方藩镇朱温,篡夺了唐朝政权,建立后梁,直到923灭亡于沙陀人李存勖建立的后唐(923-936),后唐被石敬瑭灭亡,建立后晋(936-946),石敬瑭就是那个把幽云十六州送给契丹耶律德光的败类玩意,但他不是汉奸,因为他也是沙陀人,后来石敬瑭死了,他侄子石重贵即位,有点不听契丹皇帝的话,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就把后晋灭了,本来耶律德光想就此长期统治中原汉地,但实在是整不服汉人,就撤了,回去的路上死了,就在耶律德光灭后晋之后,沙陀部人刘知远947年建立了后汉,都城在今天开封,刘知远死后,948年高祖第二子刘承佑嗣位,称隐帝。950年李守贞等藩镇发生叛乱,隐帝命郭威平之,帝忌郭威,欲杀之,郭威遂反,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亡。郭威建立了后周(951-960),他死之后养子,也是其内侄柴荣即位,柴荣应该是五代十国最有作为的君主,郭威和柴荣都是汉人,到了柴荣的时代,汉人才从唐灭以后的衰落中开始复兴,可惜柴荣命短,959年去世,其子柴宗训即位,主弱臣强,960年被赵匡胤夺得政权,这才建立了后来的宋朝。
东汉,你说叫后汉也可以,那么刘邦建立的西汉就是相对而言的前汉,但历史上通常称刘邦建立的汉朝为西汉,西汉你应该熟悉,是刘邦在秦灭亡以后,与项羽争霸后建立的王朝,这个王朝里的皇帝包括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等等,后来西汉末年,权臣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新朝北起义军所灭,这时候群雄争霸,什么铜马起义军、赤眉军等等,刘秀就是这些势力中的一支,刘玄是他的带头大哥,但是这个带头大哥不仗义,杀了刘秀的立有大功的亲哥,刘秀后来就培养自己的实力,通过兼并战争,逐步统一中国,他建立的朝代就是东汉,刘秀是西汉汉景帝的后裔子孙,所以她仍沿用了“汉”的国号,因刘邦的汉朝定都于长安,相对在西边,所以称(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刘邦的汉朝定都于洛阳,相对在东边,所以称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东西汉合称汉朝。后来,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直知道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遂成三国鼎立。
时间上是这样的:
秦--西汉--新--东汉--三国--西晋--南方东晋偏安、北方五胡乱华--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宋朝
唐末宋初之间,历时53年。中原政局动荡,政权更迭交替。地方割据,各霸一方。历史上称为五代十国,即中原5个更迭的政权和10个割据的地方势力。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汉947年——950年,都城在今天的开封。刘知远在后晋灭亡后,改国号汉,称高祖。
光武帝刘秀在公元25年登基称帝,为表汉室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后汉”。历时196年。因刘秀建都在洛阳,刘邦建都在长安(今西安),一东一西,故后世称刘邦所建汉朝为西汉,刘秀所建汉朝为东汉。
二个后汉,时间相差了近一千年,而且东汉是历史上大一统王朝,政治稳固,军事强悍,文化灿烂,经济繁荣。而五代十国的后汉不能管辖10个割据的地方势力,政局动荡,仅3年,就被后周灭亡了。
有吧,
五代朝代之一。刘知远(即后汉高祖刘知远)所建。都开封。历二帝,前后约四年。
刘秀是东汉 ,
东汉又称为后汉,乃为区别于西汉之前汉。又取汉朝中兴之意,称为中汉。东汉时人称首都洛阳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
五代十国的叫后汉 刘秀的称为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