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影响,也不会有什么危害;但如果操作不当,或是强行多次刀数,那肯定会减少橡胶树的寿命,甚至造成橡胶树死亡;
以下一些资料你参考下:
橡胶树栽植6~8年即可割取胶液,实生树的经济寿命为35~40年,芽接树为15~20年,生长寿命约60年。
树围达开割标准后才能开割;
橡胶芽接树离地100厘米处,树围达到50厘米时开割,胶树光合作用产物大体能满足生长和产胶对营养的需要,开割后对胶树生长影响较小,较好地解决生长与产胶的矛盾;
树围达50厘米时开割,不仅对胶树生长影响小,而且产量也高。
树围达50厘米时,树皮厚度才适宜割胶的要求。一般割胶树树皮厚度达0.7厘米左右,使树皮的消耗和再生保持平衡,保证有足够符合标准的树皮供割胶,合理地使用树皮的经济价值。树皮太薄时,易外流,易伤树,再生皮差,影响今后的产量。
一株正常生长的胶树,其经济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割胶的耗皮量。没有树皮,胶树就失去其特有的经济价值。橡胶树的产量是从树皮割取的,没有皮就没有胶,树皮是产量采割的宝库。如果一株橡胶树长得很茂盛,但是分叉比较矮,茎干割面上又是满目疮痍的疙瘩,则很难进行产量采割。另外,若是不注意节约树皮,每刀耗皮量比较大,在8-10年内即把原生皮割完,则很快进入割再生皮。再生皮的产量不及原生皮,且皮硬不好割。因此,保护和节约树皮对割胶生产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从树皮来说,橡胶树要长期获得稳产高产,一是在苗期管理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培养笔直光滑的树干;二是科学规划好割面树皮的利用;三是注意控制好每次割胶的耗皮量,三天一刀的割制。
不会影响,也不会有什么危害;但如果操作不当,或是强行多次刀数,那肯定会减少橡胶树的寿命,甚至造成橡胶树死亡。
清晨气温19-24℃,相对湿度80%左右,静风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橡胶树的产胶、排胶,胶工在天明前后割胶即可。高温干旱季节(海南一般是5-10月),对排胶不利,胶工应点灯于早上4时30分左右割胶,因此时气候凉爽有利排胶。进入雨季之后,湿度较大,天明前割胶往往出现长流胶,容易引起死皮,应在天明时割胶。入秋以后,气温下降,也应在天亮后割胶。在低温季节(11月后)因夜间气温较低,改为天亮后割胶。不然,长流严重,易得病害和死皮。入冬低温到来,早晨气温低于15℃,必须停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