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呕心沥血”进行赏析

2025-04-04 12:24:2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成语】目不窥园
【解释】
窥:观赏。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兀兀穷年:本指:高耸突出的样子。现比喻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呕心沥血】原形容用尽心思。多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也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呕:吐;沥: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就像汗一般。"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回答2:

首先,这是一个用成语组成的句子,结构整齐,富于节奏感,有音乐美。
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对我国文化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几个成语也体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