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平行志愿?”“怎样把握好平行志愿之间的顺序?”……从去年起我省推行高考平行志愿,连日来,有不少考生和家长打进热线咨询高考平行志愿的相关问题。
家长郑女士:什么是平行志愿?怎样把握好“平行志愿”之间的顺序?
市招办: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填报的同一录取批次同一投档时间段中的多个院校志愿,它体现了志愿之间的并列结构关系。
如何把握好“平行志愿”之间的顺序?从理论上讲,实行平行志愿后,几所好大学可以同时填报了。但是,必须注意另一个问题———顺序,这也是考生和家长容易忽略的。因为,平行志愿的投档,是按考生平行志愿所列各院校的先后顺序依次检索的,一旦符合条件,档案即投向先检索的高校。如果平行志愿的顺序不合理或所填院校近年录取分数线相对于自己的分数均较高,也可能导致考生与较好院校失之交臂,甚至出现档案无法投出的现象。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个顺序呢?这里,给大家提供试点省市考生总结出来的“口诀”供参考———“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垫一垫”。
这个口诀的要点,就是要把握好冲、稳、保、垫之间的梯度关系。在平行志愿填报时,不妨将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够得着的理想学校作为志愿A,将符合自己成绩水平的“对口”学校作为志愿B,志愿C填一所“保守”学校,志愿D、E则填“垫底”学校。其中的“跳一跳”“对口”“保守”“垫底”的几所学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顺序。这样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带来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万一没达到较好院校投档分数,也有相应院校可读,而不至于落到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当然,“冲一冲”也应当十分慎重,也要有一定的把握。
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思路和办法,只要考生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享其成,那么,这种志愿顺序就是合理的。
20-30算一个梯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