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表面温度-180摄氏度。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日距离排太阳系第六位。土星是气态巨行星。
土星主要由氢组成,还有少量的氦与微量元素,内部的核心包括陨石和冰,外围由数层金属氢和气体包裹着。最外层的大气层在外观上可以看出发亮的磁性光环,虽然有时会有长时间存在的现象,土星的风速高达1800公里/时,明显的比木星上的风速快,土星的行星磁场强度介于地球和木星之间,空气流非常之快,土星外围有幽静的冰环,主要的成分是冰的微粒和较少数的岩石以及等离子,已经确认的土星的卫星总共有82颗,其中,土卫六是土星系统中最大的卫星、太阳系中第二大的卫星(半径2575Km)(太阳系最大的卫星是木星的木卫三,半径2631Km),天文学家通过分析红外线影像发现土星顶部是一个“非比寻常”的六边形反气旋,这种现象在太阳系内是无可比拟的。天文学及科学家认为这个点是土星上温度最高的点,土星上其他各处的温度是-185℃,而该漩涡处的温度则高达-122℃。天文学和科研组至今难以解释这种超今越古的气象。
土星的内部结构仍被认为与木星相似,即有一个被氢和氦包围着的核心。岩石核心的构成与地球相似但密度更高。在核心之上,有更厚的液体金属氢层,然后是数层的液态氢和氦层,在最外层是厚达1000公里的大气层,也存在着各种型态冰的踪迹。估计核心区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9-22倍。土星有非常热的内部,核心的温度高达11700℃,并且辐射至太空中的能量是它接受来自太阳的能量的2.5倍。大部分能量是由缓慢的重力压缩(克赫历程)产生,但这还不能充分解释土星的热能制造过程。额外的热能可能由另一种机制产生:在土星内部深处,液态氦的液滴如雨般穿过较轻的氢,在此过程中不断地通过空气旋转而产生热能量。
-180.c因为靠近天王星。
老资料是-230。
首先最基本的我们应该掌握太阳系八大行星都是哪八个?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我们通常用八个字来记忆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当然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进行记忆,将这八大行星串联成一首诗:“水漫金山地,火烧木焦土,天海成一体,浩浩太阳系。”
其次我们要搞清楚这八个行星的分类。我们可以将八大行星按照具体特征分成如下几类:
一、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都类似地球具有岩石陆地,所以被称为类地行星。
二、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些行星都是类似木星的气体行星,体积比类地行星大很多。由于木星、土星与天王星、海王星有很多地方不同,所以类木行星又分为两类:1、巨行星,指的就是木星和土星;2、远日行星,指的是天王星和海王星。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每一种行星的具体特征:
1、水星。距离太阳最近,是太阳系中质量和体积最小的行星。水星常常隐藏在太阳的光芒里,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由于距离太阳最近,大气又非常稀薄,所以水星上的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
2、金星。金星是除太阳、月球外最亮的星,在中国古代,金星有很多名字。比如太白星或者太白金星;它有时是晨星,黎明出现于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星”;有时又是昏星,黄昏后出现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星”。金星在太阳系中非常奇特,因为它是唯一一个逆向自转的行星,并且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几乎相同。由于金星厚达数千米的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所以金星的温室效应特别明显,表面温度高达400多,是太阳系中温度最高的行星。
3、地球。我们生存的家园,也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由于散射作用,地球呈现出蓝色,被称为“蓝色星球”。
4、火星。火星的体积和质量与地球很像,但火星的表面没有海洋,而有大量的氧化铁,氧化铁是红棕色的,所以整个火星也是橘红色的,因此火星被称为“红色星球”。
5、木星。太阳系行星中质量最大的一颗,它的质量是地球的300多倍,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被称为“行星之王”。木星是太阳系中拥有天然卫星最多的行星,多达66颗卫星。
6、土星。中国古代称之镇星或填星。土星的自转很快,仅次于木星,由于快速自转,使得它的形状变扁,是太阳系行星中形状最扁的一个。
7、天王星。天王星也有自己的特色。大多数的行星总是围绕着几乎与黄道面垂直的轴线自转,可天王星的轴线却几乎平行于黄道面,因此天王星的南极几乎是接受太阳直射的,所以天王星是太阳系中唯一一个躺着自转的行星。
8、海王星。海王星最大的特点在于海王星上的风暴是太阳系中最快的,时速达到2000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