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这张 AF-S NIKKOR 24mm f/1.4G EDのMTF性能曲线図 是该镜头的光圈在1.4是的特性。
纵轴是该镜头的对比度,横轴是距离成像中心的距离(全画幅从中心到四个角的距离差不多是21.6mm,非全画幅单反是14.5mm)。实线是放射方向的,虚线是同心圆方向的,可分为上下两组:
上面一组红色的,代表是在线条为每毫米10对黑白线条时镜头的特性。
下面一组蓝色的,代表是在线条为每毫米30对黑白线条时镜头的特性。
我一般以黄金分割的0.618为划分镜头质量的分割点。也就是说,你的这款镜头,在光圈开到1.4的时候,对于一些普通照片没有问题,在全画幅的四个角放射状图像会有些分辨不好,但是在非全画幅的单反相机上则表现优秀。对于一些要求细节描述的照片来说,性能则稍差,总体上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情形。
不过我相信,这款镜头在光圈2.8以上的时候会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横轴是距离成像中心距离的计算:
全画幅相机的感光元件尺寸(135底片的尺寸)是36mm X 24mm。
根据勾股定理,其对角线的长度为36*36+24*24=1872的开方,为43.27mm
从中心到四个角的距离为43.27的一半,约21.6mm。
半画幅由于视角的原因,尼康的只有全画幅的1/1.5,也就是从中心到四个角的距离是14.5mm,即差不多看到图中的横轴15左右即可。
红实线:f/1.4,弧矢曲线上10lp/mm黑白线对的还原(水平分辨率)
红虚线:f/1.4,子午曲线上10lp/mm黑白线对的还原(垂直分辨率)
蓝实线:f/1.4,弧矢曲线上30lp/mm黑白线对的还原
蓝虚线:f/1.4,子午曲线上30lp/mm黑白线对的还原
横坐标:
从中心到边缘成像。镜头是24mm,横坐标就是0-24,在APS-C机上,镜头有1.5倍折算率,即24/1.5=16,只要管16以前的曲线就可以了。
纵坐标:
代表测试板上,黑白线对反差还原情况。1代表100%还原。
10lp/mm(红线):纵坐标越高,表示镜头反差越好。
30lp/mm(蓝线):纵坐标越高,表示镜头分辨率越好。
实线与虚线:实线与虚线越接近越好,分开得比较远代表有像散。
所有线条,纵坐标都是越高越好,越接近一条直线越好。理想的情况,所有线条在1处重合呈一条水平直线(但没这样的镜头)。
此镜头:
红线条:镜头中心反差不错,边缘有像散。
蓝线条:中心分辨率尚可,边缘分辨率下降比较严重。
对广角头来说,还是相当不错了。
此MTF图只给出最大光圈的情况,没有给出缩两档光圈后的情况。
我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