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民权,民生---旧三民主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个问题的原则和纲领。随着时代的不同,三民主义的内容有新旧的区别。旧三民主义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一九二四年一月,孙中山接受共产党人的建议,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三民主义重新作了解释,旧三民主义从此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包含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纲领,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旧三民主义:
原因: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以美国、法国的民主思想作为政治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并用以知道了辛亥革命的实践,但未能真正给中国社会指明出路。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2)中国的革命团体广泛成立,但起义屡遭失败,继续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中国之革命
时间:1905年
内容: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要求。
(2)民权主义:建立民国
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民国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个土地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也称为三大革命,民族主义为民族革命,民权主义为政治革命,民生主义为社会革命,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新三民主义:
原因:一战后,“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B.中国共产党经过二七惨案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国民党当时是革命的民主派,有一定威望又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其领导人孙中山欢迎同共产党合作。
时间:1924年,国民党一大
内容:
(1)新民族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
(2)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
(3)新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
P.S:
新旧三民主义的原则区别:
(1)是否彻底实现人民的权力和土地纲领。
(2)是否有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目标。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
新三民主义新增的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增加新内容的原因
从孙中山自身来看:
从共产国际和中共来看:
与中共革命纲领相比
缺少的内容:
缺少的根源:
历史影响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
新三民主义新增的内容
民族主义:提出了明确反帝要求,主张各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增加新内容的原因
从孙中山自身来看:与时俱进,接受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从共产国际和中共来看:帮助孙中山
与中共革命纲领相比
缺少的内容:八小时工作制、彻底实现人民的权利、社会主义
缺少的根源:孙中山代表的阶级利益
历史影响: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强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存在区别的根本原因。(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
三 民 主 义
新 三 民 主 义
民族主义
强调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突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主张民族平等
有利于团结各民族被压迫民众一起反帝
民权主义
强调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国民的政府)。
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扩大了阶级基础。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注意农民的土地要求和工人的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