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曰:“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此时为755年11月,可知有八个儿女,次子宗武生于753年,又有一子刚死,可推测杜甫有六个女儿
另外《北征》诗有:“床前两小女”之句。“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这是两年后写的。
记载比较详细的是二儿子杜宗武,小名骥子,唐朝大诗人杜甫次子。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善诗。后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七》记载:杜甫子宗武以诗示阮兵曹,兵曹答以石斧一具,随使并诗还之。宗武曰:“斧,父斤也,使我呈父加斤削也。”俄而阮闻之,曰:“误矣!欲子砍断其手,此手若存,则天下诗名又在杜家矣!”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亦云:杜少陵之子宗武,以诗示阮兵曹,兵曹答以斧一具,而告之曰:“欲子砍断其手,不然天下诗名,又在杜家矣。”杜甫《宗武生日诗》云:“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则宗武之能诗为可知矣。可惜他的诗作没有传于后世(惜乎其不可得而见也)。娶何氏,葬衡山。生子嗣业。卒年不详。
杜嗣业曾送杜甫棺木回乡。
旧唐书记载,杜甫有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可知杜甫的儿子叫宗武,在湖、湘流浪时死的。
至于杜甫的其它儿女,新旧唐书都无记载。
今只知杜甫还有一个早夭的幼子,是饿死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曰:“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另外《北征》诗有:“床前两小女”之句,也可知杜甫至少有两个女儿。
至于他们的名字,都没有传下来。
育有两子宗文、宗武;另有一女,名唤:凤儿
最后活着并且知道的就一个,叫杜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