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沦陷后的历史问题

南京沦陷后,日本是怎么与纳粹结为盟友的?
2025-02-24 22:16:4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其实只是2个侵略国家的叫做法西斯,日德并没结盟!
日本以这样残酷的方式对中国及东南亚与太平洋国家的榨取导致了它本身经济的腾飞。掠夺的财富被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例如,以不变价值计算,1943年日本的GN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7%,1944年则增长了10.1%。1937年,日本钢产量为五百八十万吨,而到1943年,则达七百八十万吨,其生产能力则达一千三百多万吨。商业造船由1941的二十三万八千吨,增加到1944年的一百八十五万吨(加进掠夺之运输)。1942年完成一艘六万四千吨战列舰和六艘小型航空母舰,1944年完成的吨位则比此高出十万吨。飞机生产由1942年的每月七百架增加到了1944年的每月两千五百多架……。

以上一系列数据说明,在盟军尚未取得马利安那群岛的轰炸机基地之前,日本是越战越强。其原因很简单,依靠残酷的掠夺,整个日本民族过上了白吃、白穿、白拿原材料并且拥有若干亿奴隶的吸血鬼生活,日本的两百多万侵略军不但不需要国内提供粮草,反而可以把被征服国的粮食、资源和劳力最大限度地运回国内,而无须顾忌被掠夺者的死活。原来日本要化钱买原料和食物,现在则免费享受。总吨位一千多万吨的庞大船队穿梭于被占国与日本之间,源源不断地运回物资,把工业实力再大大地向前推进。盟军对日本商船的攻击,大大减小了其运输掠夺物资的能力,使其工业生产在1945年由于原料缺乏、开工不足而有较大下降。但正如前而指出的,由于对日本本岛轰炸的规模甚小,这一下降并非生产能力(设备与劳力)和物资的损失。

日本人不断诉苦说他们在战败时如何吃个饱,实际上,战前日本人平均每日食物热量为2000卡,1944年,也只降至1900卡,到投降时,还有1680卡。当时日本与东南亚之间的航运已经基本中断,这些食物主要是从中国运回来的,又有多少中国人因此饿死?日本投降时还拥有战斗飞机九千架,五百多万军队,准备与登陆的美军拼死一战,意图使后者因伤亡太大而不得不与日本妥协,使日本可以保留其获得的部分利益,如中国东北等。然而,原子弹使日皇认识到投降比“日本完全灭亡,稍胜一筹,只要种子残存,仍有复兴之光明”。

波茨坦公告明令日本不得拥有军工企业,但是日本在投降之际即迅速地毁灭所有重要文件并把所有军工转为民用,从而逃脱了本应被解体的命运。后来,美国为了其“全球战略”,不但阻止被害国向日本索赔,反而释放大部份甲级战犯,让他们重返政坛,扶植日本垄断资本,从而使日本在掠夺战中积累的潜力得到释放。到60年代,日本的造船、汽车、钢铁就已分别居世界的第一、二、三位。此后的几十年,日本没向中国赔一分钱,倒给自己建起了高楼大厦,过起了世界富豪的日子。

回答2:

1936年时,日本和德国已经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意大利加入,三国轴心的政治同盟形成.
1940年9月,三国再次达成一致,轴心国侵略集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