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说成“外溢”,重大安全事故说成“事件”,标准的出了大事,却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官方言辞怎么能让大众了解这种掺杂了“民营”成分的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巨大安全隐患以及可能酿成的悲剧后果。或许它没有“矿难”让人触目惊心,或许它没有“空难”使人震撼不已,但真正去查找惨剧背后所存在的问题,它只有比“矿难”、“空难”等更让人觉得胆怯心寒。然而,有谁会把那些问题公布于众,该企业的主管领导?由各类专家组成的调查小组?期待吧……数年之后,某白发苍苍的老人,弥留之际,声泪俱下的对着后人——“这辈子我做的亏心事就是……”
当“产值”、“利润”、“成本”、“质量”等这些摸得着的指标超越“安全”、“职业健康”等这些可能需要一个人或一大批人努力一辈子才能看到成果的指标而成为判断个人价值、企业价值时,谁还记得“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呢?古人有云,一将功成万骨枯;现代的高管、老板追求的便是一人升职、致富,一堆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老板、高管(中管、基管)们不会追溯真相,他们还想继续踏着尸体继续赚钱、高升;调查组不会追溯真相,因为他们背后的人还需要纳税大户为他们仕途添笔加墨;新闻媒体不会追溯真相,关注真相人群往往都是那些知道真相却又不得不在这个圈子里讨口饭吃的甲乙丙丁;受害者的家属们想追溯真相,可他们除了高额的赔偿,再也得不到真相和亲人。
既然重大事故可以变成事件,事件也会逐步淡化变成事情,温总理不会来到这十二位逝去的人工作和牺牲的地方,南钢很快还是南钢,炼铁厂五号高炉炸没了,其它高炉还是会继续生产,铁水变成钢水,钢水变成钢坯,钢坯变成钢材,钢材变成人民币,人民币让很多人习惯性的遗忘惨剧却反而变本加厉。生命逝去了,结果只是一段如普阳钢铁厂转炉煤气事故的视频教材和一张张要求学习的红头文件。
我是南钢的..但是我文笔很烂阿..
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