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看三国演义的原著的时候是在高中,到现在也十几年了,现在回头看看三国演义中很多都加入了罗贯中的个人主观情感在其中。《三国演义》主要取材至《三国志》和一些民间传说,个人而言丑化了以下几个人;
1,曹操,正统史书中对曹操的评价绝对
是很高的,“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这是陈寿在《魏书·武帝纪》评价的,可见对曹操的评价算是非常高的。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已经给丑化为了白脸的代表。
2,吕布,在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中被张奉北老师一演,更加坐实了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形象,张飞碰吕布别的先不提,直接开骂三姓家奴,古人对忠义无比看重,从今日的角度看,个人觉得吕布至多算个有能力没眼光的创业者,说到背信弃义,完全比不过刘备。但吕布能在三国中排第一,绝非个人勇武就能达到的。这里举一
个例子,吕布为曹操所擒之后,《三国志》记载如下: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太祖曰:「缚虎不得不急也。」布请曰:「明公所患不过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
,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布因指备曰:「是兒最叵信者。」布与宫、顺等皆枭首送许,然后葬之。英雄记曰: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馀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顺每谏布,言「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这里明显对比吕布与刘备,吕布与高顺的行
为,吕布叛刘备,夺了刘备的徐州,刘备或是报私仇,或是为了将来夺天下恐怕面对收吕布的曹操,极力怂恿曹操杀吕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政客的丑恶嘴脸。吕布架空了高顺,高顺忠无恨意。能在三国中留下陷阵营浓墨重彩一笔的将领高顺到死都无恨意,这能说是吕布的人格魅力太差?
说到底,吕布只是个有能力没眼光的干
将,远没有刘备这个政客阴险。看看刘备的做派就看出来了,骗了刘表,暗算了刘璋,然后又忽悠孙权,完全就是吃干嘛净不认账的强盗角色。
3,袁绍,三国前期主要的角力就是北方曹操和袁绍的角力。袁绍连四门三公的袁家嫡子都不是,就能最后吞并青幽冀并四周,把西凉,司隶,公孙瓒,曹操,草原部落压的或抬不起头,或如临大敌的,绝不对是演义中刻画的那么不堪的。
以上这是一些个人看法,只是想说,能在三国的史书上留下名号的绝对不是一般的人物,三国演义里面褒刘贬曹的策略感觉很不靠谱。不过这并不能阻碍《三国演义》成为古典文学名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