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采食很粗糙,采食速度快且量大,能大量采食青草、干草、秸秆一类的粗饲料。所以,饲养奶牛应尽可能利用粗饲料,这样既有利于奶牛的消化,也可节省饲养成本。
因为奶牛的采食速度快而咀嚼很不充分,故饲养上应防止奶牛食入过大的块根、块茎饲料,以防食道梗阻;应避免饲喂混有铁丝、铁钉等尖锐异物的饲料,以免发生创伤性心包炎,甚至导致牛的死亡。为了避免发生这些问题,常在饲喂前,用带磁铁的筛过滤,或用磁笼导入瘤胃的办法来吸取铁质尖锐物。
牛喜欢吃青绿多汁饲料,其次是优质青干草,再次是低水分青贮料,最不爱吃未加工的秸秆粗饲料和粉状料(一般指粗料)。所以,干草最好切短后喂牛;对于干草制成的草粉,最好制成草粉颗粒料。
牛爱吃新鲜饲料,而不愿吃被拱食过的剩余料。因此,应尽可能保持奶牛饲料新鲜。
牛也爱采食精饲料,但同样不喜欢加工得过细的粉料。此外,牛采食过量的精饲料,易发生消化与代谢疾病。
牛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全天的采食时间为6~8小时,放牧牛比舍饲牛的采食时间长。所以,应给奶牛充足的采食和休息时间。
在奶牛养殖行业中,有些养殖户缺乏养殖知识,只知道多要牛奶,在奶牛的养殖问题上,出现了很多漏洞,长时间会出现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应该早些知道这些问题的所在点。

一、早配种早得益
许多农户在奶牛不到16个月就配种,体重还不到300公斤。造成的后果往往初胎易难产,母牛本身的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以致终生体重不足产奶量不高。奶牛初配时间应以体成熟为主要依据,初配体重以350―400公斤为宜。
二、犊牛生后头半月不用奶壶
犊牛生后大多用小桶或盆为犊牛哺乳,结果犊牛出现消化不良和下痢现象。因为用小桶或盆喂奶,犊牛的某些消化器官得不到锻炼,瘤胃微生物区系难以建立,因而易导致犊牛消化道疾病发生。
三、犊牛吃草认料
顺其自然,啥时采食啥时算这样因犊牛消化器官得不到锻炼而降低犊牛的培育质量,待成年后其消化器官容积小、采食量少、消化能力差,产奶量必然低。正确的做法是:草料于初生期结束后就开始提供,先任其自由采食青干草,同时训练其采食符合营养标准的犊牛料,当采食量达到每天0.5公斤以上时便可断奶。断奶后精料采食量会迅速提高,待其达到2公斤时,不再增加犊牛料,只增加青粗饲料。
四、不对育成牛乳房进行按摩
初孕后应坚持每天按摩乳房,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分娩后产奶量。而且按摩乳房也保证初胎牛能顺利接受挤奶,避免抗拒挤奶现象发生。
五、精料、补充料配合不合理
蛋白饲料一般只用一种,如只用豆饼(粕)或棉籽饼(粕),却很少将豆饼(粕)、棉籽饼(粕)、花生饼(粕)搭配使用,几乎不用微量元素添加剂,也不注意维生素A、D、E的供给。正确的做法是选用正规饲料厂出售的奶牛专用预混料或浓缩料,并按其推荐配方自行配制。
六、青粗饲料有啥喂啥
在夏秋青草季节几乎只喂青草而不喂干草、秸秆,而到了冬春季又只喂秸秆。正确的做法应保证一年四季青中有干、干中有青、青干结合,为此要制作青贮饲料并晒部分青干草,还要提供一定量的块根、块茎及糟渣类如胡萝卜、酒糟、啤酒糟等。
七、奶牛不能走动,一动就会掉奶
家庭饲养奶牛多数无运动场,即使有面积也很小,奶牛终日拴系,缺乏运动,这就影响了奶牛的体质健康,降低奶的产量和质量。为保证奶牛运动量,有条件最好每天坚持2―3小时的驱赶或放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