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苏轼的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025-04-07 17:25:2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表达的是作者渴望超然物外,又因无法超脱而苦闷的心境。
“长恨此身非我有”,一个“恨”字表达的即是他无法超脱的遗憾;而“何时忘却营营”,则直接表达了他意图忘却世俗之事的思想。
产生这种心境的缘由是:苏轼其人既受儒家入世的思想影响,又受佛道二家出世思想影响。所以,他有着济世安民的抱负,故总是被“营营”的世俗事务缠绕;他又有着超然物外的意愿,所以渴望忘却世俗。所以“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通过化用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及“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的语句,反映的正是苏轼所怀的两种思想产生矛盾的困扰。

只是个人理解哦~~~~

回答2:

长恨二句,化用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庄子·知北游)及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子·庚桑楚)之意,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有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