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错别字
据透露,明年广东对高考作文错别字扣分将更加严格,由原来的“每3字扣1分直到扣满5分为止”改为“每1字扣1分且不封顶”,但具体操作细则仍在制定中.
——出于职业习惯,我忍不住要赶紧把这则消息告诉给我们班的学生了。
平时批改作业时,我就有一双十分挑剔的眼睛。我常常要求学生听写尽量不写错别字,努力做到全对,能避免犯的错尽量不犯。但是,能达到我的要求的孩子占十分之一,这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确实,从知识面,理解力、习惯的养成程度来看,这些孩子进步还有一个过程的。我从小学到初中,遇到的老师都是比较严格的。所以,即使我的老师批改作业匆忙,有的错别字没有批出,我也有发现了就更正的习惯。直到现在,我还会固执地对学生阐述我的观点:如果有两份分数一样的试卷,一份是因为错别字多但扣分忽略不记了,一份是实实在在的考试成绩,同样的成绩分数,含金量是不一样的。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注意到这个细节,使自己能真正体现一个中国人的素质。
作为基础教育者,也想把学生的基础抓扎实?教育方向为什么会偏离这些我们曾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目标呢?一提到某些新的教学改革思想,极左极右,矫枉过正,导致现在我们几乎又回头来拾起以往教育中好的一面。一个关键就是,我们总是走着走着,就飘飘忽忽了。我们怎么就忘记了脚踏实地呢?错别字的泛滥和这样虚浮的教育现状不无关系。广东的这一做法是在从方向上引导该省语文教学行为。每一个和学生直接打交道的老师们,都不能忘记告诉学生们:知识和才干是来不得半点虚浮的啊!
为防止这些“虚”,首先要有教育管理部门的正确决策。因为教师的行为很多来自制度的牵引,“指挥棒”指到哪里,他们就冲到哪里。其次,现在的学生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大部分时间都以电脑打字代替。由于电脑太“智能化”,往往只要输入“拼音缩写”,就能跳出所需要的字。还有一个原因是阅读习惯改变。现在的学生很少开口读书,而在很多老师看来,大声诵读不仅是一个强化记忆的好办法,而且有助于加深对文字的形象认知。这需要老师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恰当选择语言表达工具,并掌握正确的语言习得读书方法,在学生做作业的时候多句嘴,多多强调仔细认真的态度及其利害关系。
再则,错别字最大的代言者莫过于网语。网络大行其道,网语风生水起,网语所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相关人员的关注。对网语的泛滥与无序使用,我们的相关文化部门也应该规范使用网络用语的要求。一部分符合现代汉语词汇、语法规范的新词新语,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术语等,应该允许使用。部分网语应该作为现代汉语的扩充与外延,即使在高考作文中出现,不是考生的错,也不应该轻易给这些词语烙上“错别”的标签。第四,被广告擅改后的成语,也是别字的代表。一些经典的成语已经被篡改的面目全非。前些天,看一些杂志上有一些搞笑成语新解之类的文字。我看后笑过之余不免担心,没有接触过该成语的年幼孩子们会不会混淆其义呢?但愿我的孩子们头脑都清醒!
只是这样的“但愿”对孩子们知识的积淀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意义来讲,是太苍白无力的了!我们任何一个国语教育者都该义不容辞地站出来,向错别字宣战!
三则关于错别字的故事(2006-07-07 20:14:11)
前几天,在新浪读书频道看的一部小说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他(男主角)没去过扶贫办,但他还是决定去试试。来到扶贫办所在的楼层。他看着各房间门口的牌子一路找下去,终于看到扶贫办的牌子的时候他并没有去敲门,而是盯着门口的牌子看了起来,因为他发现上面写的竟然是“扶贪办”三个字。他怕自己看错了,就仔仔细细的又看了一遍。没错,就是扶贪办。他这才上前敲门,并把牌子上的字指给出来开门的一个干部模样的人看。干部模样的人也拿不准,就叫人去查字典,一查才确认这个挂了很久的牌子上的字真的是“扶贪办”。
这个情节使我想起来几天前的《青年报》的末版有一家通讯公司做的半个版的手机广告。上面有十几种手机图案,图案的旁边分别写着六折,七折等字样。可一眼看上去总觉着好像哪儿有点不对头。仔细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这些个“折”字都写成了“拆”。六折,七折于是成了六拆,七拆。据说那次《青年报》的热线都要打爆了,90%都是向报社反映这些错别字的。
还有一次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两年前《京华时报》头版报眼位置的一个错别字。这个位置《京华时报》通常是不刊登广告的。而是刊登当天的天气预报的。而出错的这一天的天气预报中的“南风转北风”竟成了“男风转北风”虽然字体很小。但因为是天气预报,很多人拿到报纸后都会先看天气预报的,而且是在头版,因此,那天《京华时报》的热线也差点没打爆。
这些可能都是电脑惹的祸,以后我们写一些重要的东西的时候也得多检查几遍。要不也可能会出笑话。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仅供参考
= =你很神经 又很精神
131231231312313
ggggggggggggggg
巭孬嫑夯昆勥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