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025-02-25 09:14:4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有相似的地方。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 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极其幸福、快乐, 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大同社会是指一个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人类思想高度进步的社会,当然经济更是足以让人们生活无忧了,而世外桃源则是一个朴素,文明不一定高度发展,经济也不一定发达,只是远离世俗的一个较之理想的安居之地。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由此还可以推知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

扩展资料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

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

“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大道之行也

百度百科——世外桃源

回答2:

有,大同社会的人和世外桃源的人都是怡然自乐凭自己的力量做事且家家户户都很和睦,不同之处在于世外桃源的人不会以别人的儿子为自己的儿子,以别人的父母为自己的父母,且在物尽其用,人尽其力那里也有不同之处。 楼主,具体的偶记不到了,见谅呐~~~

回答3:

“室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得很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回答4:

有,而且大同中的“人人都能安居乐业”就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我怀疑是陶渊明看了《大道之行也》才写的《桃花源记》)

回答5:

"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的再现”大同“社会生活风貌。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这句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