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别名的来历

2024-10-30 06:20:2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听说,奉化之名的由来,是和奉化人特良民有关.

记不清是那个朝代始名的,好像是这样,朝庭有圣旨下来,奉化人皆"奉而化之",

由是就有了"奉化"这个县名.

回答2:

  奉化县名的由来,大凡有几种说辞:
  第一,郡名名县说。宋《宝庆四明志》有载:“州曰明州郡名奉化,又以郡名名县”。南宋王应磷、清钱大昕等对此早有辨析。以为此说不合唐制。唐朝州郡不并存的,其时无郡名,上溯至隋,其地属会稽郡,史无“奉化郡”,何来“郡名名县”焉。
  第二,奉化山名县说。此说出自《康熙奉化县志说》:“县东五里有奉化山,因以名县”。而《读史方舆》云:“奉化山四面各异名,亦谓之瑞峰山。”习惯上,在东为栲栳山,在西为龙潭山,在北为南山。《嘉靖奉化县图志》云:“县东南五里,有山突起曰奉化,唐开元置奉化县于此,因以名焉”。以山名县,以县名山,两说截然相反。明朝的某先生很有预见的打了清朝某先生一个耳光。
  第三,奉承王化说。南宋陈著《题奉化图志揭首》载:“奉化为邑,以民皆乐于奉承王化得名”。明曹学佺《舆地名胜志》云:“以其民淳,易于遵奉王化,故名”。此说将奉化人归类为顺民之列。但凡翻开奉化大事年表,奉化算不得穷山恶水,奉化人也自然不算刁民,但奉化人的品性却多以桀骜不屈著称的:799年1月(贞元十四年十二月),县西箬坑等地山民参加明州镇将栗锽义军,杀刺史虞云。860年(大中十四年)3月,裘甫(剡西人)农民起义军攻入奉化。1130年(建炎四年)1月16,县人董之邵、李佾、任戬率乡勇御金兵于泉口(今萧王庙镇)。2月,知州刘洪道屯兵岳林寺,其部属暴横市肆。县人蒋琏聚众数千,欲杀知州,知州被迫惩办肇事者,事平。1644年1月(崇祯十六年十二月)胡乘龙在雪窦山聚众起义,自称天萌国大将军。虽旬日内被官府镇压,而其余部与王翊、吴奎明、袁应彪结合,集寨四明,成了东南沿海重要的抗清势力。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10月,数万农民负锄入城,反抗知县王济额外加征田赋,被浙江巡抚调兵镇压。1852年(咸丰二年)1月1 8日,连山乡农民聚众进城,抗议县署强征新粮,捣毁县署。4月,连山乡王三祖发动抗粮斗争等等。
  第四,二水居士的奉化“九宫数之五纪”说。奉化两字与五行之九宫数有密切的关系。九宫数之第四为五纪,奉化为五纪之一。隋朝萧吉《五行大义》载:“五纪数四在东南者,五纪:岁、日月、奉化、日辰、历数也。”、“岁者,以四时有序,盛衰始终也;日月者,照明万物,气候远近也;奉化者,即仰王化,须建功贡宝也;日辰者,次序阴阳,断制产物也;历数者,记缀度数,农夫候望,赋敛随时也。”由此可见,奉化两字,虽然有“即仰王化”的意思,而并非着意于“民皆乐于奉承王化”或“以其民淳,易于遵奉王化”,而在于“建功贡宝”。
  其实,南宋陈著“奉化为邑,以民皆乐于奉承王化得名”,纯属官样文章。陈著籍贯鄞县,从小寄籍奉化,理宗宝佑四年进士,曾知嘉兴。他对奉化充满热情的。他的《奉川十咏》,将凤花与石夫人、虚白观、雪窦、岳林等并咏,谓:“谁把深红浅绿蟠,羽毛飞动倚风阑。时人不识来仪瑞,只向花前想像看”。由此可见,凤花就是他心里奉化的市花了。凤花即凤仙花,俗称指甲花,乡人或呼作德馨花。此花本系花中“贱品”,或有“菊婢”之称,却深得女孩的宠幸。儿时常见女孩子采摘花朵,拌以明矾捣烂,以涂指甲。元女词人陆琇卿《醉花荫》云:“曲阑凤子花开后,捣入金盆瘦。银甲暂教除,染上春纤,一夜深红透。绛点轻儒笼翠袖,数颗相思豆。晓起试新妆,画到眉弯,红雨春心逗”。另外,陈著还存世数阕咏凤花的词:“翩翩一种天然艳,笑向人、不与春争”、“有酒当花,休得是今非昨”、“花犹百年宁耐,算人生、能几欢乐”、“一种红芳,九苞真色,舞窗翻砌”、“自仙樊去后,无人题凤,阑干外、成孤媚”。 这些词大凡是宋亡后,他退隐四明山时所作。
  行文至此,学学八股,提纲挈领如下:兴许在退隐仕途的文士心里,惟有奉化,这丛凤仙花,方能在他内心“一夜深红透”吧。那么奉化,便是我等游子心里的“数颗相思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