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会改变,可我一点变化都没有,还是那样笨拙,没逻辑,做啥事都笨手笨脚,特别是算账,稀里糊涂?

2025-04-28 15:58:1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每个人都是都会在生活中和成长中有一定的变化,但是你自己是看不到的,一般你身边的人会看到你的变化,尤其是长时间不见的人就会看到你的一些变化
但是这些变化都是循序渐进,细微的变化,而不是说很大的转变
至于你所说的笨手笨脚,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东西,有的人就是不擅长与人交流和交谈,这个跟你努力多少和改变多少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你自己是无法改变本身就不擅长的东西
所以也不用特别的去纠结和在意,只要顺其自然就好了

回答2:

有热心的朋友甚至分享了自己是如何早起,如何健身,如何读书的。

2、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中也提出自己的三个杀手锏:写作、编程和学英语。

他甚至在整个专栏中都在不遗余力的推荐这三件事,当时的百词斩之类的APP下载数量明显增加,朋友圈里各种打卡社群也都营运而生。

3、我个人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和调整,也总结出来自己需要长期来做的事情:早起、健身和写作。

在持续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也在逐步的跟同样喜欢做这些事情的朋友交流和链接。比如参加了助理来了的早起打卡群《我们的清晨》,还报了很多写作课程,跟着也写了一些公众号的文字,还跟着背过一段时间的单词。

在喜马拉雅上开设了账号,参加了“不讲就出局”的活动,练习了一段音频的输出。

然后又在抖音上也开了账户,偶尔弄了个小视频。

我做了很多尝试,学了很多道理,能够说服很多人,可是却发觉自己没有太大改变,生活质量没有提升。

这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学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问题在哪里,我不够努力,不够上进,不够好学么?

其实是不够专注,不够聚焦。

很多事情做一点点尝试是没有用的,特别是在个人成长方面。仅仅听说过很多道理,却从来不按照道理上要求的去思考,去实践,去调整,真的是没有太多卵用。

任何人学习新的技能,进入新的领域都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自己的笨拙,进而谦虚谨慎,寻找最少必要知识,快速入门,度过笨拙期,入门期之后,才会有根本的改变。

做了这么多尝试我也不是没有一点收获,至少我体会到了长期主义的用处。

比如我长期练习坐享,从而让自己能够进一步的感知自己的情绪变化,能够在更多关键时刻做好情绪管理,能够做到尊重事实,相信逻辑。

我已经把坐享这件事列入了每日清单,并且是最重要等级的。

其次是习作。我主要针对三个平台,一个是得到课程的留言,二是知识星球上老关营销圈里的留言,三是简书上的日更,目前持续了40多天。

姜淑梅60岁开始认字,75岁开始写作,今年她81岁,出版了4部小说。她就是在这一件事上比那些大多数只做一点点的高明了很多,长期了很多。

只要你能足够的强大,跳出时间给你设置的陷阱,你就能成为时间的朋友,要持续的,长期的守住目标。这种行为模式,叫做长期主义

回答3:

人都是会改变的,但也要看什么环境,如果你永远在一个环境里,可能变化不大,要是换一个环境,也许变化会很大,有时候即使你改变了,自己也会发现不了,认为自己没有改变。

回答4:

变化需要过程,有的人快一点,有的人慢一点。只要不断努力不放弃,就一定会有改变。

回答5:

人总会改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迁:,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你也不例外的,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