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民俗节日起源于?A农事 B祭祀 C庆贺 麻烦说明理由或者出处

2025-02-24 22:41:4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祭祀。
  中国古代先是很长一段的奴隶社会,在是又一段很长的封建社会,这两种制度下直接从事农业劳作的平民百姓是没任何地位的。农事这一项应该可以排除了。
  统治阶级的大活动大多也都是庆贺某某什么,隆重一些就是祭祀了,统治阶级就是用来给被统治阶级推翻的,所以统治阶级奢华的生活方式很难被完整并长久的流传。
  古代的广大平民阶级是社会的主体,但没有好的待遇,更没什么权利,能不饿死就是万幸。他们是没什么条件、也不会舍得花费财力去庆贺什么,就算是新婚喜事,也只是尽量做到不失礼数即可。平民的生命都不能得到保障,估计“庆贺”这一权利更是可有可无了。
  唯独祭祀,在古代是不管身处哪个阶层,都要隆而重之,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这一盛事。祭祀是被接受范围最广,重视程度最高的一项活动。所以现在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最可能是源于古代祭祀。
  就说“端午节”吃得时种子,那种子是楚国人祭奠屈原的。“中秋节”有月饼吃,这个说法比较多,有两个比较流行。
  一个是嫦娥,她会做月饼,但是后来跑月亮上做神仙了,为了纪念她,所以大家做月饼拜祭(人家都是神仙了,拜祭一下估计会有福气)。
  另一个是天狗吃月,月亮是神圣的,被吃了可不行,人们敲锣打鼓想把天狗吓走。“风云”里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风无形,云无相”人力在那时怎么能搞定这种天候呢。理所当然的,月亮还是被吃了。人们只好想办法,做出了和月亮形状差不多的月饼,用来拜祭天狗,以求其不吃月亮而吃月饼。管不管用咱就不知道了,毕竟是传说嘛。

回答2:

B祭祀
中国古代先是很长一段的奴隶社会,在是又一段很长的封建社会,这两种制度下直接从事农业劳作的平民百姓是没任何地位的。农事这一项应该可以排除了。
统治阶级的大活动大多也都是庆贺某某什么,隆重一些就是祭祀了,统治阶级就是用来给被统治阶级推翻的,所以统治阶级奢华的生活方式很难被完整并长久的流传。
古代的广大平民阶级是社会的主体,但没有好的待遇,更没什么权利,能不饿死就是万幸。他们是没什么条件、也不会舍得花费财力去庆贺什么,就算是新婚喜事,也只是尽量做到不失礼数即可。平民的生命都不能得到保障,估计“庆贺”这一权利更是可有可无了。
唯独祭祀,在古代是不管身处哪个阶层,都要隆而重之,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这一盛事。祭祀是被接受范围最广,重视程度最高的一项活动。所以现在我们的传统民俗节日最可能是源于古代祭祀。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采,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回答3:

古人比较喜欢祭祀,应该还有其他的原因吧

回答4:

端午祭屈原,中秋祭嫦娥,应该是祭祀

回答5:

B,推断的。
古人嘛,最喜欢做的就是祭祀。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4356517.html?an=0&si=2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700602.html?an=0&si=8
你再上网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