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从糸,与线绳有关。本义:指可解的结。最早的衣服纽扣应该是用绳系的。《说文》:纽,系也;曰结而可解。纽约:用以扣合衣服的纽结。纽,作名词用;“纽扣”一词,起源于纽。
扣:作动词。《说文》:扣,牵马也。《史记》:伯夷、叔齐扣马而谏。扣马:又作牵住马,不使前进。又作:捆绑。引申:用纽把衣服扣上,“纽扣”一词就产生了。“扣”作名词用,绳扣:绳结;“扣”字代替“扭”字,衣扣:衣纽。
纽扣:套入纽襻把衣服等扣合起来的小形球状物或片状物。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二折:“直到个天昏地黑,不肯更换衣袂;把兔胡解开,纽扣相离。”
个人认为,上述“小形球状物或片状物”为“纽”,“纽襻”(或衣服上的扣眼)为“扣”。
在古罗马,最初的纽扣是用来做装饰品的,而系衣服用的是饰针。13世纪,纽扣的作用才与今天相同。那时,人们已懂得在衣服上开扣眼,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纽扣的实用价值。16世纪,纽扣得到了普及。
在我国,钮扣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最初的钮扣主要是石钮扣、木钮扣、贝壳钮扣,后来发展到用布料制成的带钮扣、盘结钮扣。盘结钮扣在我们服装的发展历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最初的服装功能扣件向服装装饰过渡。中式盘扣是我国传统服饰的钮扣形式。
纽扣的使用,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四千年前,波斯人就已经用石块做成纽扣使用。我国周代已开始采用上衣下裳制。《周礼》、《礼记》等书中出现了“纽”字,“纽”是相互交结的纽结,也就是扣结。根据现在我收藏的西周铜制阴文纽扣及我国考古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对纽扣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