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砚斋是否是史湘云的原型?

2025-02-23 08:05:1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脂砚斋是否为《红楼梦》中史湘云的原型,属于学术讨论话题,并无统一的定论性标准答案,所谓”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因自身阅历、见识、思维偏向等因素导致的阅读感触也各有差别。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也认为脂砚斋是史湘云的原型,虽不严谨但也有一定的道理,说明如下,仅供参考:

首先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对脂砚斋的批语也做过揣摩,直觉上觉得很像出自女性的手笔,文笔口气有女子之高调,无男子之沉郁。当然很多人并不相信直觉,尤其是男性,以为只有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的东西才是可信的,或者就必须得有确凿的证据。其实在人类还不具备逻辑能力之前,也就是人类的始祖判断事物就是靠直觉和经验,而且大抵也不会出错。相应佐证:

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染相思》中写到贾芸路遇泼皮倪二时,书旁有一段侧批“余卅十年来得遇金刚之样人不少,不及金刚者亦不少,惜书上不便历历注上芳讳,是余不足心事也。”所谓的”金刚样人“指的就是倪二那样的泼皮二流子,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批书人自己三十年来遇到的泼皮不少,只是不方便在书上注上”芳讳“。如果不是女子,怎么能称”芳讳“呢,这是不是已经点明了批书人是女子。那么什么样的女子可以经常遇到”金刚类“的人物,古代女子都足不出户,除了自己的一些亲戚基本上见不到其他男子,即使偶然遇到也要及时避开。不仅仅是候门秀户的千金小姐,即使是普通人家的女孩也不可能经常见到其他男子,何况是”金刚类“的男子,除非她遭遇劫难,在颠沛流离的过程中遇到那样的男人就不足为奇了。而史湘云在丈夫死亡,史家被抄后,应该是被歹人劫持贩卖至湘江一带,因而她见过几个泼皮金刚类的人物就不奇怪了。她只所以不便注上芳讳,一方面是因为女子的身份有所不便,另一方面正是因为那段经历不堪回首,她也不想让别人知道。

再看第二十二回,薛宝钗过生日时点戏那一段,也有几句侧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着寥寥矣。不怨夫。”意思应该是说,凤姐等点戏时,脂砚斋在做笔录。那么当时在场的人中谁最有可能做笔录,至少薛宝钗可以排除掉,因为是给她过生日,不可能让她做笔录。林黛玉也可以排除掉,因为黛玉本来性情疏懒,何况给宝钗做生日黛玉本来就有点意见,她才没那个积极性;迎春和惜春都不是积极热情的人,最后只剩下了探春和湘云可能性最大。但是以探春的判词看是远嫁了,应该回不来,何况脂批中直呼作者为”芹“,哪有妹妹直呼哥哥名讳的。所以,周先生认为脂砚斋是史湘云的原型可能性很大。

再看看二十回末的一段批语:
有客题《红楼梦》一律,失其姓氏,惟见其诗意骇警,故录于斯:
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
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幻是真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吟哦。
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
很多人仅凭”脂砚先生“四个子断定脂砚斋是男性,那么”茜纱公子“到底是男还是女,是不是也可凭”公子“二字判定为男性,那”茜纱“二字又该怎么解释。《红楼梦》中只有林黛玉的窗户上糊有”茜纱“,如果是说贾宝玉为什么不说”怡红公子“如果是说黛玉,”公子“二字又该怎么解释。假如脂砚斋是史湘云的原型,那么她自称”先生“并不奇怪,因为史湘云在《红楼梦》中也常扮做男人玩。如果把茜纱和公子拆开来分别代表黛玉和宝玉,而”脂砚“和”先生“也拆开来分别代表”脂砚斋“和”曹雪芹“,那岂不是很完美的一个对子,从对仗的原理上来讲,脂砚斋也该是女性。笔者也认为这一首诗也并非什么”客题“,而是脂砚斋本人手笔,她之所以这么写也是得曹雪芹真传,用的是她常说的”画家烟云模糊法“,就是要让读者看不明白真相。

回答2:

  红学界主张史湘云的原型是脂砚斋的以周汝昌先生为代表。根据周先生的考证和脂批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批书人的语气、口吻可以知道,脂砚斋是一位女性,而且是深深知道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的那些事情本末的。例如,批语中常常写道“真有是事”、“余与作者实实经过”等。同时,脂批中透露出那些对女性思想感情的细腻体味,这也可以旁证,脂砚斋确实是一位女性,有研究者认为她可能与雪芹是夫妻关系。这种说法也并非没有道理。《石头记》中有“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一段文字。写的正是贾宝玉和史湘云各有一只雄雌相配的麒麟。如从“白首”一词来看,似乎宝玉和湘云最后结为夫妻。那么,如果认为贾宝玉是雪芹的人格化身,那么,湘云与脂砚斋之间的原型关系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入手。我虽然赞同周先生对脂砚斋的一些论断,但对于周先生主张的脂砚斋就是史湘云的原型的说法仍然存有疑虑,下不了决心。我也曾经在书店里看到过周先生的著作《谁知脂砚是湘云》。但没有来得及将这本书读完。仁兄若有条件,可以找这本书来读一读。
  其实,我们不必拘泥于人物原型的考证,只需知道,脂批确实是读懂《红楼梦》的一把钥匙,一个向导,读了脂批才会明白,以前对于雪芹的文心笔意是领会得那样肤浅甚至是谬以千里。仁兄能关注脂砚斋实在是难得。因为这至少说明仁兄不把《红楼梦》当做什么普通的爱情小说吧。周先生认为这部伟大著作是文化小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我以为是很恰当,很有见地的。

回答3:

脂砚斋:谐音自言哉,即是作者。史湘云的原型是孝庄。

回答4:

脂砚斋:谐音自言哉,也就是作者的自评。史湘云的原型是孝庄。

回答5:

红学界目前对于脂砚斋的身份有争议,史湘云原型是其中一种说法,还有作者叔叔等不一的说法。现在的任何一种说法都只能是有根据的猜测了,很难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