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是曹雪芹花费一生的精力几经删改的巨著,源氏则是紫式部用时仅八年写成的,自然不如前者来的深刻,下面是我曾经跟朋友讨论《源氏》时写的一些东西,虽然有些长,不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因为是跟不同的朋友的讨论,放在一起就不免有些凌乱了,大家凑合着看吧:
从结构和故事内容的衔接上来看,《源氏物语》由于比《红楼梦》早‘出生’了800年左右,在酝酿过程中,《源》没有过多的参照物,语言环境又与我们不同,所以读起来不免让人感到繁臃拖沓,《红》则是在唐、宋、元、明等朝代文学的基础上构筑起来的‘大厦’。试问,一个青涩的‘小孩子’又怎么能和一个发育成熟的‘妙龄女郎’比高下呢?
《源氏》在文学界就如《红楼》有‘红学’一样,也有‘源学’,但《源氏物语》在中国的研究,大部分只停留在与《红楼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上,很少有人更深的探索造成这种异同点的文化背景。
其实《源》中处处充满了政治,甚至比《红》更直接,看《源氏物语》如果只看见情爱,而忽略了更深层的社会背景、文化习俗、宗教礼仪等多方面的内容,就一定会对这部作品产生误解。
《源氏物语》中确实有很多繁臃拖沓的地方,同样的景象在不同的场景里反复出现,甚至有个别诗句数次用在不同的人物身上的现象。而《红楼梦》毕竟是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思想写成的著作,《源》就不同了,一方面它离我们的年代实在太久,连现代日本人都无法完全理解当时的风俗人情,何况作为外国人的我们;二来,把古日文翻译成现代中文必定会失去其大部分味道,就如同将酽茶用过滤纸过滤一遍(甚至数次)后再喝一样;其三,丰子恺在翻译《源》时使用的六个日文译本中没有一本是紫式部的原本,都是后人的转录或译本,这样肯定不能很好的传达紫式部的原意。
我本人一直坚持《源氏物语》和《红楼梦》这两部作品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巨著,没必要总把它们拿出来进行无谓的比较。
对了,如果LZ想对这方面了解的更详细些,我可以介绍一本书,名字叫《世界语境中的<源氏物语>》。
不同处:
红多用诗句,源多用俳句;
红似百科全书、涉及医药 饮食 中国文化 生活习俗 人物心理、动作刻画,源侧重景物描写和人物陈述,艺术手法上相对单调;
红重超越人生况味的思考 源重现世生活中的禅意;
红不仅描写一个大家庭在黑暗社会中的衰落腐败过程,里面各大家族互相交织 杯觞交错 爱恨情仇 几代人的命运和家族兴衰,描绘真实而残酷 表现手法复杂多样;源则只是侧重光源氏一个家庭一个人物的浓墨重彩,其他人物描绘单薄,不够丰满。
红有很强的反抗精神,为女性代言。红里通过宝玉之口透露了这方面非常深刻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思考。有一系列具有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的人物,比如晴雯 妙玉 尤三姐等,其他人物也各有特点,给人印象深刻;
源有印象的就是葵之上,葵姬。她很高傲,优雅,很淡漠。不像其他女人对源氏投怀送抱。在追求自由与个人幸福上,源氏物语显然不具备更多女性的独立精神与自由精神。
怎么说呢,源氏物语也是一本很好的书,成书年代比红楼梦早。你也说了,那是外国文学家评论的,外国文学家没什么资格评论,我个人觉得。但凡文学作品经过翻译之后,就好像雾里看花,隔着一层,没有办法看到其最美的地方。
我推崇红楼梦。可是源氏物语的话,因为我不懂日文,虽然看过翻译之后的源氏物语,仍然没有资格说自己懂得这一本书。不过就人物而言,我觉得红楼梦要丰满的多,人物个性也鲜明。源氏物语的人物也多,女性角色也是各式各样的,但是总归还是逃不过那个细腻过分的局。也许因为源氏物语的作者是女人吧,总归要朦胧细腻的多。红楼梦值得人们研究的东西太多了,我宁可多花时间多看几遍红楼梦,也不会花时间研究源氏物语,除非有一天我精通日语了。翻译过后的文字都隔着一层雾,没办法真的看清楚。
红楼梦,中国人能读出韵味;源氏物语,日本人能读出韵味。很正常!红楼梦虽为一部小说,但其构思,行文,文化底蕴,是其他小说望尘莫及的。源氏物语,描写的几个女性也很有自己特性,或许违背中国伦理标准,但也有其度,最喜欢空蝉,还有紫姬,葵姬都不错!比较两部书,对了解中日文化不同有重大作用!
源氏物语很早之前看的了,到现在只能记个大概。。。要是说读后感的话,两本书我当时读的都很仔细,不过我还是喜欢红楼梦里的人物,有血有肉,性格很鲜明,而源氏物语里面的人,却没有我喜欢的,咱也没文化,不知道怎么描述,反正当初看书的时候就只觉得很中庸。。。可能也有文化方面的差异吧,其实我觉得用中餐和日料来形容这两个好像也可以,反正我更喜欢吃中餐,有滋有味的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