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这首诗歌表达出了什么?

2025-04-05 06:53:5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最后一分钟》这首诗歌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最后一分钟 》现代: 李小雨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kòu)问。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chà)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xiāo)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suǐ)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zhù)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qiǎo]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注释:

1、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2、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痕”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的伤痛。

3、刹那:表示极短的时间,一瞬间,有时也写成“一刹那”。

作者简介:

李小雨,1951年10月26日生于河北省丰润县,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女作家。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诗刊》常务副主编、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15年2月11日,因病在北京去世,终年64岁。


扩展资料: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

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

这种情感,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强迫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

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李小雨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回答2:

全诗通过愈发作者在香港回归前最后一分钟的所思所想,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情感。

回答3:

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回答4:

主题解说:这首诗中,作者倾诉了香港回
归祖国怀抱前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
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
蓄在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
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感悟心语:归家,归我。沐浴过世纪的风
雨,一个信念伴随一个民族走过了百年沧系。
长久的期待,苦苦的渴望,今夜,紫荆花的威开
凝聚了一个世纪的守望。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
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事实证明,香港这
颗“东方之珠”正发出难(cui)珠(can)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