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句话应该是“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六章,意思是人的精神可以不依赖外物而获得。才能名气出众之人不为功名利禄等外物所劳累,虽有荣观而身处自然则不违背人性。可以直译为:虽然有华丽的生活,却能安居其中而超然物外,不管世间一切。
原句:重为轻根,静为燥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以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燥则失君。
译文:为人处事应该稳重而沉静,始终保持低调。因为稳重是轻浮的根本,沉静是浮燥的主宰。历来的那些君子们外出都带着有屏蔽的车辆,怕被人发现。虽然有华美的居所以及可供观赏的娱乐,但是我能安处其中而超然于物外。行为处事轻率鲁莽,则会丧失立足的根本。轻浮烦澡,自已就做不了自已的主宰。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扩展资料: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
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势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到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子
【意思】:
虽然有华丽的生活,却能安居其中而超然物外,不管世间一切。
【原句】:
重为轻根,静为燥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以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燥则失君。
【译文】:
为人处事应该稳重而沉静,始终保持低调。因为稳重是轻浮的根本,沉静是浮燥的主宰。历来的那些君子们外出都带着有屏蔽的车辆,怕被人发现(当然不是象现在的人所喜欢的豪华车辆)。虽然有华美的居所以及可供观赏的娱乐,但是我能安处其中而超然于物外。行为处事轻率鲁莽,则会丧失立足的根本。轻浮烦澡,自已就做不了自已的主宰。
【作者】:老子
【出处】:《老子》(《道德经》)
第 二 十 六 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①终日行,不离辎重②;虽有荣观③,燕处④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⑤,躁则失君⑥。
【注】
①君子:王本原作“圣人”,据帛书本及汉简本改。
②辎(zī)重:辎车,古代一种有帷盖的大车。君子远行路必以辎重,长处世必以厚德。是以辎重者,厚德之谓也。
③观:景象。
④燕(yàn)处:林希逸注:“‘燕’,安也。‘处’,居也。”
⑤本:根本,指民心。
⑥君:君位,王位。
【译】
厚重是轻薄的基础,宁静是浮躁的主宰。所以君子处世,始终抱以厚德;纵然身外景物万千,不改内心清静超然。
为何强王霸主统治天下,竟轻薄浮躁?轻薄则民心背离,浮躁则国破身亡。
本人学的版本是“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荣观:指的是贵族享乐的地方。
燕处:指的是安居。
总的意思是指:虽然有舒适华丽的宫殿生活,却能安居其中而超然物外,不管世间一切。
含义:这是老子告诫一国之君,不要只顾着自己安居享乐,而忘记了天下的老百姓。
荣观:指的是贵族享乐的地方。
燕处:指的是安居。
总的意思是指:虽然有舒适华丽的宫殿生活,却能安居其中而超然物外,不管世间一切。
含义:这是老子告诫一国之君,不要只顾着自己安居享乐,而忘记了天下的老百姓。